
- 收藏
- 加入书签
跨媒介阅读推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革命文化作品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方式的变化,跨媒介阅读已成为小学高年级革命文化作品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把跨媒介方式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从四个方面探讨跨媒介阅读在小学高年级革命文化作品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通过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如看影视资料、听英雄故事等以及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重在培养他们对革命历史的了解与理解,提高他们的读书感受和读书广度。
关键词:跨媒介读书、小学高年级学子、革命文学、整本书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培养学习者读书意识与能力的主要方式。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尝试用各种媒体方法记载、表现、讲演他们的事迹,抒发自身的敬仰之情。”革命文学作品往往将历史、文学、政治相结合,学生在与历史背景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能把整本书读懂读深入并不容易,同时让学生关注到革命年代的人物、事件及体现出的精神尤为重要。在小学高年级的革命文化教育中,通过跨媒介阅读的策略就是帮助学生穿越时空,更多方面更多渠道来关注历史,学习革命文化作品的内涵。本文将通过五个方面的具体例子,阐述如何利用跨媒介阅读推动小学高年级学生革命文化作品的整本书阅读。
一、学生阅读革命文化作品的现状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继承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红色精神、中华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并在课程内容题材和载体表现形式中专门介绍“革命文化”,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第四学段中,明确提出“阅读反映中国革命传统的文学作品,如《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通过讲述了自己所体会到的祖国情感与爱国精神。”由此可见,“革命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四有”好少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我校的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小学高年级革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学生的读书兴致并不高;仅是关注到课内的革命文学作品的单篇的学习,较少进行整本书的阅读;阅读上存在的困难主要是不能坚持;阅读较于表面不够深入;由于历史背景和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距离较远,我们无法掌握;另外还有课上和课外阅读的时间限制,中小学生无法完成整本书的读等。
二、跨媒介阅读的作用和优势
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所“跨”的媒体,既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报刊,也可以是互联网、电影、广播、手机等其他表现形式。学生们所要读书和交流的,可能是文本,也可能是实物、图像、数码或包含声光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甚至也可以是博物馆、纪念碑或文物古迹等。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革命书籍的同时,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甚至听英雄的故事。这种跨媒介的阅读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革命文化。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到的信息量很大,就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这个优势,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入革命文学作品的整本书中阅读。
跨媒介阅读可以让学生多感官的体验,通过影像、图片、音乐等,以更多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跨媒介教育在学校高年级中的具体实施
(一)纸质书与电子书的交替阅读
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精美图书架,鼓励学生拿出自己收藏的革命文化作品的书籍,放到图书架上,做好自己的书签,与全班同学阅读,让书籍流动起来。在课间时间或是静心阅读课上师生共同分享阅读,因为形成了一个常规课,学生们看得很投入。那么在节假日中,学生比较喜欢以电子书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也给学生换了一个新的阅读方式,可利用网络多种资源进行搜索,增强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二)引入多媒体资源辅助阅读
多媒体资料如照片、声音、录像等,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更为直接、生动的读书感受。在革命文学小说的整本书翻译中,老师能够借助这种优势来辅助课堂。因此,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员走向“抗美援朝”这一段历程,课前老师与学生共同列出资料提纲,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加深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也加深对人物毛岸英同志、毛泽东主席和志愿军战士的认识与理解。
(三)充分利用爱国主义宣传基地
逄凌晖博士曾在《教育就是引导》中写到:“让学生氤氲在美丽的‘文化圈’里”“和谐而有特色的‘文化圈’是学生个性张扬的沃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而这个“文化圈”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校外重要场所。教师及家长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基地,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四)利用社交媒体促进阅读交流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用到的工具就更多样了,学生亦是如此,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QQ号、微信号、快手号等,老师可利用这些平台针对阅读内容与学生展开交流与分享。
四、总结与展望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革命文化作品整本书的阅读中,运用跨媒介阅读的方式,更多的融合了各方资源,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开拓了学生不同角度的体验,既激发了阅读的兴趣,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资源能够被引入到小学教育中,以推动革命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逄凌晖主编的《教育就是引导》[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