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文化自信的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策略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活动及构建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其综合素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教学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深度融合策略,为乡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教学策略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乡村初中英语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使命。然而,在追求语言技能提升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将围绕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展开,以期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采用情境模拟、项目式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体验文化。
情境模拟法通过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和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项目式学习法则引导学生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如制作传统文化主题的手抄报、调研报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Dragon Boat Festival”这一单元时,教师采用情境模拟和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情境模拟法,教师创设了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被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分别扮演龙舟队的成员、制作粽子的家庭等角色。他们用英语交流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等,并模拟了龙舟比赛的激烈场景和制作粽子的过程。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们分组合作,制作了一份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他们搜集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相关资料,用英语进行整理和编辑,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和装饰。通过制作手抄报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优化教学内容是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环节。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拓展课外阅读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选用或编写英语教材时,可以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将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故事、传统艺术等融入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结合乡村初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例如,在教授“Festival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将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介绍春节时,教师可以讲述春节的历史、习俗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校本教材,如介绍当地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本土文化。
三、强化实践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实践活动是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文化体验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提升其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文化交流活动则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文化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参观博物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并让他们用英语介绍所参观的文物和展品。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学生展示传统技艺,如剪纸、书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通过构建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评价体系应注重多元化和全面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还应注重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活动及构建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融合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优秀人才。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融合策略,以确保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徐丽莉.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J].英语教师,2024,24(23):29-32.
[2]陈健.初中英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J].嘉应文学,2024, (2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