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家·校·社·史”协同机制在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与对策分析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家·校·社·史”协同视角,分析了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发展历程在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社会实践平台、深化个人成长历程的对策建议。“家·校·社·史”各方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必将为高中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家·校·社·史”协同机制
一、“家”为根基,构建家庭支持体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的职业期望、价值观念、行为示范等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家长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讲座、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了解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掌握家庭职业生涯教育的方法,引导家长成为学生生涯发展的合作者。鼓励家长成为学生职业体验的引路人,家长要利用自身工作实践,为孩子创设职业体验机会,如带孩子参观工作单位,讲述职场故事,分享职业感悟等,拓宽孩子的职业视野。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家庭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家长职业生涯教育课程,邀请家长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顾问,我国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将其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阵地,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二、“校”为主导,完善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职业生涯教育“重升学、轻生涯”的问题,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化、专业化程度不高,高中学校要切实担负起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学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设职业认知、生涯规划、求职技能等系列课程,形成全覆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要创新课程形式,采用体验式、项目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师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能力,学校要将教师作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和指导技能,鼓励教师将学科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相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启蒙教育[1]。
三、“社”为拓展,建立社会实践平台
职业生涯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还要走向社会,引入社会资源,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为高中生搭建职业体验和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职业,探索未来。企业是联系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纽带,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如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普及职场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体验职业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职业技能,学校还可以与行业协会、社区机构等建立合作,定期组织行业考察、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职业体验平台,邀请家长、校友等担任职业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咨询服务。很多发达国家都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一周三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天到企业实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国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创新校社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开辟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渠道[2]。
四、“史”为支撑,深化个人成长历程
“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同构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大平台,而贯穿其中的,是学生个人成长历程,高中生要把职业生涯教育内化为自身成长动力,不断反思、改进,在职业探索中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学生要学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逻辑起点,高中生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确立阶段性的职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将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统一。学生要勇于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要落实到行动上,学生要积极参与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选择,提升职业素养,要敢于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开拓视野,学生要善于反思,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总结得失,及时调整改进,要把职业体验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编制成职业生涯成长档案,让职业生涯发展有章可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寻求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征询他们的意见建议,要虚心向企业导师、优秀校友等学习,吸取他们的职场经验,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分享,互帮互励,学生在与他人互动中,反思自我,优化自我,在探索中成长,在挫折中进步,最终成长为一名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结语
“家”“校”“社”三者携手,共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塑造积极的职业心理,提升必备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在成长“史”中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家·校·社·史”职业生涯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泳百 宋永全.职业生涯教育视域下高中心理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 2024(24):96-99.
[2]刘伦伦,吴梦柔.跨专业背景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2024(24):135-137.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度自治区“以校为本”小课题(课题名称:“家·校·社·史”协同涵育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XKT-2415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