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

路文静
  
百家媒体号
2023年44期
邹平市梁邹小学 2562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通过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结合情境教学法在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提供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学习成效;创造性思维

引言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真实的学习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注重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具体、真实的学习体验,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然而,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地研究和探讨。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实效性。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具体、真实的学习体验,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1.情境设计

情境设计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合理的情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情境,创设真实的美术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环境资源或者仿真的情境布置,如美术展览、艺术工作室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氛围。联系生活实际,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美术情境,如校园风景、家庭场景等,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体验感。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美术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以上情境设计,可以有效地营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1]。

2.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需要注重设计与情境相匹配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美术实践、观摩鉴赏、小组合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注重任务导向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明确活动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创造能力。

3.教师角色转变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技能。调整教学态度,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情境教学强调学生在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中的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发挥其潜能,实现个性化的美术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教师角色转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2]。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且转变传统的教学角色,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其美术学习的实效性和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美术教学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技术应用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技术将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支撑和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情境,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同时,技术应用还可以拓展美术教学的边界,促进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整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结构。

2.跨学科整合

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和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养和竞争力[3]。

3.教师专业发展

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和美术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等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服务。未来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是技术应用、跨学科整合和教师专业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美术教学的创新和个性化;充分发挥跨学科整合的优势,提高美术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以及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分析了情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应用、跨学科整合和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美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铺平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美术教育,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丰富人生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孙静.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幻画报,2023,(03):221-222.

[2]张婧雯.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的分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婺源县赋春中心小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07804.

[3]李瑞玲.探究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J].求知导刊,2022,(21):120-122.DOI:10.14161/j.cnki.qzdk.2022.21.0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