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结合体位管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时健
  
百家媒体号
2025年8期
常州市中医医院 213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结合体位管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结合体位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结合体位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量化评估策略; 手术室护理; 体位管理;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导致月经异常、盆腔压力症状及不孕等多种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选择。然而,术中和术后由于患者体位、麻醉及手术操作等因素,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2]。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快速康复,手术室护理以及体位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模式,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和干预患者的术中状态及术后康复进程,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8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该护理策略结合体位管理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观察组中,女性42人,年龄34-53岁,平均(44.2±6.1)岁;对照组中,女性42人,年龄36-58岁,平均(44.5±5.8)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术前8小时禁食,并保证术前4小时禁水。完成血常规、心电图、超声等常规检查,对麻醉药物进行敏感性评估。术中常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协助手术医生进行器械准备和使用,保持手术环境清洁有序。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根据医嘱予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疼痛。指导患者逐步恢复饮食及活动,避免过早剧烈运动。

观察组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结合体位管理:使用量化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心理、物理及社会支持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评估并记录患者术中体位可能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适情况。除了常规健康教育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适应性训练,专注于体位管理带来的有益处。根据实时生理监测(如血氧饱和度、血压)动态调整患者体位,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舒适,同时降低患者体位不适。记录每次体位调整对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指导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采用合适的体位,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如深静脉血栓。根据术前及术中评估数据,制定个性化术后恢复计划,包括活动、饮食与体位调整。术后使用量化指标评估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护理策略,提供持续支持。

1.3 评价标准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现今的医疗实践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标志性手术选择。然而,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特定体位安置,这可能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神经损伤、肌肉疼痛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因此,优化术中体位管理并针对个体实施定制化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4]。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量化评估策略结合体位管理,来优化手术室内的护理流程,提升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首先得益于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沟通,制定符合其个体需求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同时,由于体位管理的精准及术后康复支持的到位,患者不仅经历了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并且在恢复期间的舒适度也显著提高[5]。此外,护理团队通过量化评估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心理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信息透明度,从而增强了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理解和支持感。这种全人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提高了整体满意度。

综上述,通过量化评估策略结合体位管理的护理模式,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恢复和住院时间,而且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康娟.手术室护理路径联合保温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5,(1):35-38.

[2]高玲霞.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9):118-120.

[3]周晓星.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情绪以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4,(2):128-130.

[4]陈伶俐.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生命科学仪器,2024,22(5):226-228.

[5]赵晶.手术室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9):129-130,1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