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研究

李卫卫
  
百家媒体号
2025年12期
河南省襄城高中 461700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通过构建循序渐进的教学框架,整合丰富多元的学习任务,搭建全程覆盖的评价体系,以及持续优化教学实践,探索具体可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为切实提升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质量、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目标也在不断演变与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关键维度,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新高考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读后续写题型的出现,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文化感知以及创新能力。在此情形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成为将英语核心素养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的关键途径,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并有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构建一套系统且连贯、各环节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一)搭建阶梯式教学框架

充分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搭建从文本深度分析到续写创作的阶梯式教学框架,是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基石。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给定原文进行精读。这一过程中,学生需仔细梳理文本的整体结构,明晰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深入剖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基调的变化。例如,在阅读一篇讲述校园运动会的故事时,学生要理清故事是按照比赛前的准备、比赛过程中的激烈角逐,还是赛后的总结等顺序展开;同时,分析主要人物在面对比赛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敢、坚韧或紧张等性格与情感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绘制情节曲线图、构建人物关系图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呈现文本信息,从而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进入片段续写训练环节。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特定的情节或场景,如对人物在比赛关键时刻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腻描写,或者对比赛现场的环境氛围进行生动渲染。以描写运动员即将冲过终点线的场景为例,教师可提供 “With his heart pounding wildly, he summoned up all his strength and sprinted towards the finish line, his eyes fixed firmly on the goal ahead.” 等句式作为写作支架,同时引导学生模仿原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用词的简洁明了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进行片段创作。

(二)整合多元化学习任务

将读后续写教学与丰富多元的学习任务紧密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创设多样化的主题情境任务,例如以 “Sports and Fitness” 为主题,设计一篇关于一群年轻人尝试新运动项目的读后续写故事。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与运动相关的词汇,如 “jogging(慢跑)”“weightlifting(举重)”“aerobics(有氧运动)” 等,以及描述运动过程、感受的语言知识,如 “They felt a sense of exhilaration as they pushed their bodies to the limit.” 等,从而在特定情境中实现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

组织小组合作任务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续写思路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比如,对于上述运动主题的故事续写,有的学生可能提议续写年轻人在运动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情节,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从运动带来的友谊与成长角度展开。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小组共同完善故事框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构建全程化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全面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评”有效联动的核心环节。在教学前,教师通过诊断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与知识漏洞。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包含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以及简单写作任务的测试卷,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精准把握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文本理解能力以及初步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为后续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问题。课堂观察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写作练习等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在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有效互动等;在学生进行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草稿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如语法错误的纠正、词汇运用的优化、情节逻辑的调整等。同时,组织小组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阅读、评价彼此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灵感,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与评价能力。师生对话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手段,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与想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推进持续性优化迭代

基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评价反馈以及实际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持续优化,是不断提升“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效果的必然要求。学校或教师团队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评价数据。例如,通过对学生续写作品的得分情况、错误类型分布以及项目成果的完成质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若发现学生在续写中普遍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教师团队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增加逻辑训练专题,如开展逻辑推理游戏、组织逻辑结构分析讲座等;若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较为生硬,可开展词汇积累活动,如定期举办词汇竞赛、组织词汇运用分享会等,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总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精心构建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将语言知识学习、思维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评价反馈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随着教育理念与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需持续探索创新,紧密贴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与优化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筑牢坚实根基,助力学生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展现卓越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轩。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3):45- 50.

[2]王婉婷。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J]. 基础教育研究,2024(2):32- 37.

[3]刘俊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4):18- 23.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YL2024G0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