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英语口语即时评价的实践探索
——基于多维能力框架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以豆包 APP 智能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就应用现状而言,目前教师和学生只停留在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练习口语的阶段,并没有对其有效评价方面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而口语教学中即时形成性评价是解读并决策下一步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重点挖掘其在形成性评价方面的潜在价值。通过构建基于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和语法能力的即时评价框架,并以具体教学任务实践,证实以豆包 APP为例的人工智能应用能从多维度给出较为精准的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升口语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英语口语教学;豆包 APP;形成性评价
一、 引言
自2022年OpenAI 公司推出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席卷全球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不断迅猛发展,近两年国产人工智能的研发也在不断突破,如豆包、kimi、讯飞星火、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在延续了ChatGPT基本的文字生成功能之外,还研发了很多独具亮点的功能。国内外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外语教育的变革。
二、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口语教学在职业院校英语英语教育中一直是个痛点,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练习口语的动力不足,再加上课堂上教师以讲授为主,缺乏明确有效的口语教学模式,因此,口语学生们最薄弱的环节。
如今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唾手可得,许多职业院校也正在初步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例如,教师会将聊天机器人引入课堂,如豆包AI中的智能体对话,让学生模拟真实对话场景,帮助学生练习日常交流、职场英语等内容,弥补语言环境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许多院校开始引入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如科大讯飞FIF口语训练系统,通过实时发音评测和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提升表达流畅度。虽然这些即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从而提高发音准确度和流利度,但是就语法词汇的改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等问题上能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
然而,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英语基础课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教师将人工智能仅仅当做能进行英语口语对话的“老外”,未能挖掘其即时评价方面的潜力,这导致人工智能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三、形成性评价在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别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导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本文所探讨的是即时形成性评价,指导学生能够调整下一步的口语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Doughty的 “窗口假说”(window of opportunity)也表明,当学习者在语言表达中出现语言错误时,教师需要即刻开展教学干预措施。这一做法能有效促使学习者关注语言形式,从而防止此类形式错误陷入 “僵化”,从而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当学习者在对话交流中出现语法错误时,即时评价能让他们敏锐察觉到自身语言形式上的偏差,从而主动进行思考与修正。学习者在后续置身相似的交际环境时,头脑中关于正确语言形式的知识更易被激活,进而能够更为顺畅、准确地提取并运用这些知识,极大地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与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如果教师想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口语产出做出即时形成性评价,在时间上和在教师精力上都是不现实的,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成了最薄弱的环节。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这一屏障,借助人工智能,学生可以即时获取评价,这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口语练习的一大优势。
四、英语口语能力即时评价框架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主要聚焦于学生的英语口语发音和语法上,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包括职场涉外沟通能力。
李传益(2015)基于Canale & Swain ( 1980) ,Canale ( 1983) ,Bachman ( 1990) 和 Cohen & Olshtain ( 1993) 等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评价框架, 即“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话语能力”、“语法能力”和“策略能力”五项能力,从中选取了更符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三个评价维度,即“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和“语法能力”。
首先,职场交流涉及不同国家、身份、地位的人群以及各类专业领域。具备社会语言学能力,即在不同社交场合根据对象、目的和情景选择适当语言形式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交流。例如在与上级汇报工作和与同事日常交流时,语言风格需有所差异。所以将社会语言学能力纳入评价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的语言适应性。
其次,在职场涉外情境中,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商务文化和礼仪规范。而具备社会文化学能力,即在语言使用中理解和应用社会文化知识的能力,能使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展现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冒犯他人文化,更好地完成职场沟通任务,所以社会文化学能力也应作为评价维度。
再次,在职场涉外沟通中,准确的语法运用是清晰表达的基础。商务谈判、正式会议发言等场景下,语法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传达偏差,因此将语法能力作为口语产出的评价维度,符合职场涉外沟通对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教师反馈学生的口语产出时只局限于语法、词汇的纠正,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和语法能力三个方面都给出反馈呢?笔者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实践探索。
五、基于豆包APP的教学实践探索
5.1实践设计
笔者在经过对国内外人工智能应用进行探索后认为比较适合进行口语练习的是豆包APP。豆包APP具有“创建智能体”的独特功能,在豆包创建智能体时,直接在设定里编写具体要求。比如明确对话对象、明确练习场景,也可以指定话题范围。
本文以外研社出版的《职场实用英语交际教程》(初级)中第六单元的产出任务“Receive a business client”为例,引导学生利用豆包APP中的智能体功能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先在豆包APP上创建智能体,“名称”设置为美国商人Tom Brian, 在“设定描述”中按照教材要求将Tom Brian 进行如下描述:You are a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and innovator. As deputy head of B&G Company, you visit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to discuss cooperation.You will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an executive assistant at the airport.
学生可以在手机上跟虚拟的Tom Brian进行“接机”场景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豆包APP可以实时显示双方的对话文本,该文本也是后续让人工智能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5.2 实践过程与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的是有代表性的一则学生与智能体“Tom Brian”在“机场接机”场景中展开的对话文本:
Student:Your flight is long? You are tired?
Tom Brian:Yes, it was quite long, but I got some rest.
Student:China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right?
Tom Brian:Well, every country is different, but I always enjoy visiting new places.
Student:Tomorrow you go to company, then meeting, then lunch. Okay?
Tom Brian:That sounds good.
Student:Your bag is heavy? I take?
Tom Brian:Oh, thank you! That’s very kind.
Student:Car is here. We go hotel now.
Tom Brian:Alright, let’s go.
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复制到与“豆包”的聊天中,并发布指令:我要去机场接一个美国的客户,我创建了一个美国客户“Tom Brian”的智能体练习英语对话,现在请你帮我从“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三个方面逐句评价我与智能体“Tom Brian”的对话。
“豆包”人工智能生成的形成性评价 (有省略):
(1)“Hello, you are Tom Brian, yes?”
语法能力:此句存在语法瑕疵。应改为 “Hello, are you John Smith?”;
社会语言能力:主动开口确认对方身份,符合“接机”社交场景中的交流流程。然而,此表述缺乏社交语言技巧运用,可以增加礼貌性的铺垫,像“Excuse me, I believe you are Mr. John Smith, right?”;
社会文化学能力:美国文化中初次见面时更注重的正式称呼,“Tom Brian”这样的称呼没有展现出对美国文化社交细节的尊重。
(2)“Okay, I am Lin Shu. I work here. This is my friend Zhu Ming.”
语法能力:“I am Lin Shu.”可以清晰表明自己的身份;“I work here.”语法结构清晰;“This is my friend Zhu Ming.” 用于介绍他人;
社会语言能力:不适用于商务场合的用语,句子太简单,”I work here.” 没有具体职位信息,“This is my friend.” 过于随意,更合适的表达:”I’m Lin Shu, and I will be assisting you during your visit. This is my colleague, Zhu Ming.”);
社会文化学能力:遵循了基本的社交介绍顺序,先介绍自己再介绍他人,符合国际通用的社交礼仪规范。
(3)“Your flight is long? You are tired?”
语法能力:这两句话存在语法错误。规范表达应该是 “Was your flight long? Are you tired?”
社会语言能力:选择询问对方航班时长和是否疲惫的话题,具备一定的社交语言情境适应性。然而,语言表述过于简单,如 “Was your flight a long haul? I bet you might be a bit tired after such a long journey.”,可进一步提升语言在社交场景中的亲和力。
社会文化学能力:传达了友好和关注,符合基本的社交礼仪文化。但没有充分运用符合美国文化习惯的语言来展现关心。
(4)“China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right?”
语法能力:句子语法结构正确,语法没有错误。
社会语言能力:选择探讨中美差异这一话题,能够尝试开启有一定深度的交流。但在语言表达上较为普通,缺乏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深入展开这一话题。
社会文化学能力:主动提及中美差异,是积极探索跨文化沟通的表现。然而,在后续交流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个话题来增进彼此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5)“Tomorrow you go to company, then meeting, then lunch. Okay?”
语法能力:存在较多语法错误。正确表达应为 “Tomorrow, you will go to the company, have a meeting, and then have lunch. Is that okay?”
社会语言能力:尝试告知对方明天的行程安排,具有一定的场景适应性。但表述过于随意,没有选择更规范的语言表达。
社会文化学能力:在传达行程安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信息传达方式的偏好。这种不规范的表达会给客户留下不够专业的印象。
(6)“Your bag is heavy? I take?”
语法能力:语法错误明显。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 “Is your bag heavy? May I carry it for you?” 。
社会语言能力:主动提出帮忙提行李,符合机场迎接场景下表达友好的语境。但语言表达过于简单,缺乏礼貌性,可以使用更委婉的表达方式,如 “Excuse me, it looks like your bag might be a bit heavy. 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 a hand?”。
社会文化学能力:主动帮忙提行李的行为本身体现了乐于助人的文化价值观。然而,在语言表达上,没有充分考虑到美国文化中对个人空间和选择的尊重。
(7)“Car is here. We go hotel now.”
语法能力:存在语法错误。正确的表达可以是 “The car is here. We will go to the hotel now.”
社会语言能力:告知对方车已到达并准备前往酒店,能够传达关键信息。但语言表述过于简单。
社会文化学能力:在传达信息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信息准确性要求。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让客户对行程安排产生不确定性。
从AI生成结果来看,豆包APP针对学生的对话文本从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以及社会文化能力等角度给出的反馈较为精准。然而,该反馈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即在“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社会文化学能力”两方面的评价中缺乏具体示例。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进一步询问如何完善这类句子。这个追问环节也在文秋芳(2024.04)提出的人机互动协商能力(HAINC)中给出了理论支持,其包含五大要素:理解AI、设定目标、发布指令、分析反馈、调整策略,其中,本环节所涉及的就是“分析反馈”和“调整策略”。当学生通过分析AI首次生成的反馈之后认为缺少了具体口语表达示例,这时就需要学生增加新指令,也就是让AI增加例句,直到得到学生预期的反馈。
5.3 优化指令与改进效果
笔者将挑选出对话中的两个句子,在第一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询问,目的是探索出AI是否可以给出实用的具体表达示例。
(1)提示语:“Tomorrow you go to company, then meeting, then lunch. Okay?根据这句话你给我的反馈,请你进一步告诉我应该怎样在“接机”的场景中告知客户行程,怎样说才符合美国文化在商务场合更注重信息的详细、准确和规范的表达?请帮我举例。
(生成结果:“Hello Mr Brian, let me quickly brief you on tomorrow’s schedule. In the morning, a company car will pick you up from your hotel at 9:00 am to our company. The meeting will start right after arrival and last about 2 hours. After that, we’ll have lunch nearby at 12:30. I can share more details in the car if you’d like. Do you have any initial questions?”
(2)“Your bag is heavy? I take?”根据这句话你给我的反馈,请你帮我举个例子,具体说明我在这个场景下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充分考虑到美国文化中对个人空间和选择的尊重?
生成结果:“Excuse me, it seems your bag could be a bit heavy. Do you want me to take it for you? You can let me know if you’d rather manage it on your own.”
经过第二轮询问,AI最终生成了具体的,且符合美国文化商务场合口语表达的示例。
六、学生对AI生成的口语即时评价的看法
学生普遍认为用AI生成即时口语评价具有可行性,能够给自己的口语产出做出个性化的评价,极大提高了口语能力。具体表现在: 1) AI 确实能够从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多个维度对口语表达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中国老师和学生经常忽略的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学能力这些薄弱环节提供反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充分把握跨文化交际情境,表达时更好地体现文化合适性。通过这种反馈,学生逐渐有了文化差异和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2)AI 可以迅速给出反馈,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学生能立即得知自己口语表达中的问题,省去了询问他人或自行查阅资料的时间,这种反馈在时间上满足了即时评价的功能;3)AI可以给出个性化的反馈。无论学生的口语水平如何,存在何种问题,AI 都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4)通过与 AI 的交互,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接收反馈和改进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者会更加关注语言的规范和文化适应性,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反思能力。
七、总结
本文通过对豆包APP智能体的实践探索,验证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为学生创建多种接近于真实的口语练习场景,从教学评估的意义上而言,人工智能还能够从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三个维度提供即时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AI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教师对于AI工具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而应该不断挖掘AI在教学设计、评价反馈等方面的可能性,为培养符合职场需求的语言能力提供新思路,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Doughty,C. J.Cognitive underpinning of focus on form. In P. Robinson ( Eds.),Cognit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e tion. 200l. 125-151.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黄玉婷.《人工智能驱动的英语口语实时反馈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24 (52)
[3]李传益.《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课堂即时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5 (3)
[4]文秋芳、梁茂成.《人机互动协商能力:ChatGPT与外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24(3)
[5]吴坚豪、周婉婷、曹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24(4)
[6]张园园.《人工智能导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5(2)
[7]张凯、王慧敏.《反馈时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准确性和流利性发展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