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策略探究

刘秀
  
百家媒体号
2025年32期
湖南省汨罗市桃林寺镇火天小学 414400

摘要: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通过提炼核心概念、构建知识网络、设计结构化任务,引导学生从碎片化知识掌握转向系统性思维发展。本文探索以“转化思想”“空间观念”“问题解决”为大概念的教学策略,通过情境创设、分层探究、多元评价等路径,深化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本质的理解,提升其数学建模与迁移应用能力,为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概念教学;组合图形面积;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问题解决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几何学的核心议题,大概念教学注重在核心概念的引领下通过知识整合和思维进阶实现由“学会计算”向“理解本质”过渡。本研究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教学方法,目的是指导学生运用“转化”“分解”和“重组”等数学概念,建构空间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路径支持。

1.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是基于大概念,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转化”这一核心概念,并掌握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计算面积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数学活动的观察、分析和运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从而能灵活地运用分割和添补的手法来解决各种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与此同时,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处理复杂问题所具有的价值,促使学生由掌握知识技能过渡到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从而为后继几何知识的学习和跨学科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2.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方法

2.1 情境任务的设置

建立在大概念基础上的教学,强调要把知识寓于现实而有意义的场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设计情境任务时,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深入理解并应用“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关键概念。

如教学中设置“校园花坛的改建”情境任务,教师给学生看了校园里一个不规则形状花坛的平面图,并通知学生学校打算改建花坛,需统计花坛面积以决定铺草坪、种花多少。学生面对这一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会积极思考如何将不规则的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简单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而且对“转化”这个大概念也有较深的理解,即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去求解,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实际问题求解能力 [2]。

2.2 分层开展探究活动

通过层次化的探究活动,我们为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合适难度的探究任务,确保每位学生在其最近的发展阶段都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的知识结构[3]。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活动,基础层的任务是提供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分割或补充方式比较明显的组合图形,例如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合成的房屋侧面图形,并要求学生计算其面积。学生在直观观察中,可以很容易地分割图形,利用已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并巩固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层任务:给出分割或者添补的方法稍微复杂一些,要求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像阶梯形状。学生有必要认真分析图形的特征,尝试各种分割或者添补的方式,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转化思想的认识,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层任务:布置开放性探究任务,例如:请学生独立设计组合图形、计算图形面积等。学生有必要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对图形进行创造性的建构,然后利用合理方法对面积进行测算。这一分层探究活动让学习能力不一样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均有收获,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一起加深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认识。

2.3 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作为以大概念为依托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策略,突破了学科间的束缚,实现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其综合素养。

如将美术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开展“设计个性化的徽章”跨学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回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接着提出了一个任务,为班级设计一枚具有组合图形形状的个性化徽章,并要求学生计算徽章的面积。学生在徽章设计中需要借助美术知识对图案构思、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利用数学知识对组合图形面积进行计算,以保证徽章所做大小的准确性,学生在这种跨学科活动中,既巩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又促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感受数学、美术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知识对实际创作的重要性,才能建构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基于大概念的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通过核心概念统领、结构化任务驱动与差异化教学支持,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在今后的大概念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和实践,使学生逐渐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数学思想,从而为解决复杂问题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刷新学生的教学观念,并构筑一个“理念-- 任务-- 考核”的综合教学框架,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走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枫 . 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例析 [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03):71-74.

[2] 周友琴 .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J]. 新课程 ,2023(04):136-138.

[3] 赵冰心 .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3(02):25-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