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音乐教学多元评价方式实践

林巧梅
  
百家媒体号
2023年7期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为王、技艺为纲、美乐入心、育人为上。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以知识教育及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音乐教学活动组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倡导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科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还要在施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融入多元化思想,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表现、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评导学,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愈加丰富和生动感,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综合素养的落实与学科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多元化评价范式对于音乐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1.有益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教育评价,其本意是借助于评价结果中的综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察,利用结果信息反馈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正,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补足自己能力上的缺陷。但受到应试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和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学评价其作用只是教师为了区分学生之间优劣所采用的一种简单的甄别方法,并没有突出音乐新课标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了学生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进而减低学生对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热情,而在音乐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法,所推崇的是对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结果进行多维、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点评,其考查内容也突破了传统教育评价学生对基础乐理知识掌握情况考察的局限性,还涵盖了学生对于音乐表现力的理解、音乐内容的鉴赏、学习态度、对音乐背后情感理解等诸多方面内容的考察,是综合考查学生自身能力及课堂学习表现的一种综合性教育评价,是一种多维度、多层面的教育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还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在音乐课堂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使其能够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2.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深,素质教育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因而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各科任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而在音乐教学中落实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响应音乐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是利用音乐教学开展素质教育重要的指导依据,而开展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其本意是通过多角度、多层次评价信息的反馈,使学生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对于音乐内容的表现力和音乐背后情感蕴含的鉴赏能力,从而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利用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开始综合评点的过程中,无论是评价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上,都要将以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第一要务。因而,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元化教育评价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1.要坚持全面性原则

在推动教育评价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利用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审视,实行自我提升,而在进行综合评点的过程中坚持全面性原则,其不仅包括对学生所对于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的点评,还要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有关综合素养的其他诸多方面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开展全面的评估,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教育质量,还能够利用评价结果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全面认识自己,进而使其能够认清自己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方向,促进其全方位的发展,进而保证教育评价的客观性。

2.坚持科学性原则

教育评价从某种角度来说与教育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因而,身为教师,要深化教育评价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借助于多样化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本着科学性的原则,使教育评价能够保持结果的客观,而要做到评价结果的客观,首先要将班级内学生按照科学性的原则施行能力分层,并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综合点评,进而实现分类化的教育指导,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的学生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尽其所能达成学习目标,收获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最终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促使班级内的学生获得整体性的提升。

三、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多元化评价的具体策略

1.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传统的教育评价都是以教师为评价的主体,以考试结果为主要依据做出决定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表位单一,且这样的评价结果也缺少客观性和科学性,无法体现出教育育人的目的。音乐是美育的重要课程,是构成初中阶段核心素养教育体系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发挥教育评价育人发展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当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改革进程,将教师、学生、家长统统纳入评价主体队伍中,进而实现课堂评价目标的客观性、全面性。

例如:以教学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例,这首歌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拼搏精神以及为梦想执着追求的积极心理,学生、家长、教师评价都是评价的主体。要鼓励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引导其根据自己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对于歌曲内容、演唱者情绪、歌唱节奏及歌曲中情感内涵的表达等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并着重点评自身在学习过程对这些内容的把控程度,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建立家校共育平台,通过微课和线上共享的形式,引导家长观看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歌唱表演视频,鼓励家长进行在线或留言点评,而在家长点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和教育评价标准的信息共享,提高家长点评内容的精确度,从欣赏的角度对学生的歌唱技巧,情感表达、音调把控等诸多方面进行点评,进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2)由教师和班级内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在学生自主评价完成后,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完成评价结果补充,使其对自身学习效果的认识更加客观,帮助学生互相勉励,实现共同进步,而教师的点评则应当重点体现包容与赏识,对其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意见使学生能够明确改进方向,进而保障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全面性。

2.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

传统的音乐教育评价,都是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歌唱技巧顺利地完成演唱为主要参考依据的结果性评价,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态度、对曲目情感的领悟等演唱过程中的个人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缺少客观性,评价内容也不全面。因而,在新课改后,为了实现学习维度的拓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身为教师要推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使教育评价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歌曲学唱环节,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保证教育评价的全面性,推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例如:以教学歌曲《化蝶》为例,此歌曲选自于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梁祝》,为了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可以做出以下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对故事的背景以及其观看故事的感悟进行交流,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点评,就需要教师通过电教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观看影视剧民间故事《梁祝》,进而使学生能够对梁祝间的爱情故事产生更深的理解,进从而歌曲的中心情感能够进行更好的点评。

(2)引导学生对故事背后的思想情感、配乐内容等基础性的乐理知识的学习进行交流,对掌握情况进行互相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了解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实现夯实乐理知识的目的。

(3)过程评价,对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状态,对音乐背后情感的把控以及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评价促发展,激发学生的深层潜能,进而使学生建立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3.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音乐品质

想要实现音乐教学评价多元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激发学生深层潜力为目标,使学生在评价内容的推动下健康成长,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又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最重要的路径。

例如:以教学歌曲《茉莉花》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如:河北和江苏南北方不同版本,感受民族音乐独特的地域魅力,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通过歌曲节奏、曲调等内容的对比,利用合作歌唱等方式来完成基础学习,并通过课堂作业任务进行学习评价,教师对音乐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完成整体性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科能力。

(1)自评。借助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生化使用,录制学生的学唱视频,并利用互联网搜寻优秀的歌唱视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法,从旋律、曲调、风格、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2)互评。顾名思义,互评即为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评价,根据自己对于歌曲的独特理解,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互相点评,汲取交流对象理解中的精华内容,加深自己的情感和领悟,并进行重新演绎,进而通过歌唱环节的实践与评价,提高音乐鉴赏力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结语:

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高音乐学科能力是在音乐课堂上应用多元化评价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要在明确音乐教写目标的基础上,对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认真透彻地研究,深究其优教优势,进行评价任务目标分解,并将其融入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中,以评价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科能力。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以评导学”的实践研究》 FJJKZX21-308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