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聚焦“引、育、用、留”破解乡村振兴中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

田长军
  
百家媒体号
2023年7期
奉节县就业和人才中心 重庆市奉节县 4046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兴,乡村兴,事业兴。只有将人才引进来,做好人才培育的工作,保证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地位发挥作用,并能留得住,方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本文从“引、育、用、留”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短缺;“引、育、用、留”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当前,人才资源短缺是困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期间的突出制约瓶颈,乡村面临人才引不进、育不出、用不好、留不住等难题,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作用发挥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要。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聚焦“引、育、用、留”精准发力,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突出为我所用,在人才“引进”方面精准发力

(一)打好“政策牌”,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一是健全鼓励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激励机制。提高乡镇工作补贴和村(社区)干部待遇标准,适当放宽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每年拿出指标面向村(社区)干部和村医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确保了乡村人才源头活水。二是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落实中小学教师、执业医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服务经历要求,每年从城区学校和医院共选派教师、医生到乡村支教支医[1]。

(二)打好“服务牌”,着力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乡村。一是组织开展专家走基层服务活动。每年定期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奉节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实地指导和帮扶。二是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特聘农技员、防疫专员,每年定期开展基层农技人员技术培训。三是积极开展设计师、规划师下乡服务。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支持设计下乡工作室参与村规划编制和乡村设计,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切入点,编制完成了强化要素供给、注重特色发展引导和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村庄规划

(三)打好“乡情牌”。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建功立业。一是以“话乡音·叙乡情”为主题活动,召集干部代表、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媒体记者、商界精英等成功人士、近三年获省市级以上表彰人物代表等召开乡亲发展大会。成立决策咨询顾问团,鼓励和引导在外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媒体记者、商界精英等成功人士积极加入。二是常态化开展“外出送上车门、节日走入院门、困难服务上门、过年迎回家门”系列活动,让务工群众暖心回家、就业有门“四门服务”活动。

二、突出提能增效,在人才“培育”方面精准发力

(一)大力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对广大农民开展深入细致、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专门的“乡土人才”库,对登记入库的“土专家”“田秀才”提供优先使用、扶持、奖励、进修的机会。

(二)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围绕企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鼓励返乡创业园区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开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电动缝纫、乡村手工制作等培训班。

(三)实施村级组织“头雁孵化培育”行动。统一向社会发出动员令,鼓励退休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能人,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才自荐到村(社区)任职,各乡镇建立村级干部后备库,进行跟踪培养,储备村级后备人才,有效缓解了农村后备干部力量不足的问题[2]。

(四)实施乡贤引育计划。指导乡镇(街道)在各村(社区)成立乡贤评理堂,评选出新乡贤并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引进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突出事业为上,在人才“使用”方面精准发力

(一)因地制宜搭建就业平台。例如,重庆市奉节县成立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同步启动、分批建设”的原则,形成了“1+7+N”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布局,即做强“1核心”: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县返乡创业园);新建“7重点”:兴隆镇、吐祥镇、竹园镇、公平镇、甲高镇、安坪镇、鹤峰乡返乡入乡创业园。拓展“N多极”:其它乡镇、街道采取多元化发展方式,建成至少1个就业帮扶车间。围绕全县特色资源和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就业帮扶车间集群式、补链式、配套式发展,全县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02家,带动就业4500余人。

(二)才尽其用搭建创业平台。一是严格落实创业补贴、岗位补贴、贷款贴息等财政奖补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证照办理、商标注册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在基础设施配套、产品生产销售、科技成果申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二是实施乡村“产业+人才”联建行动。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养美好乡村推荐官、农民网红主播达、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等。

(三)千方百计搭建成长平台。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符合乡村人才特点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定、选拔任用工作体系,探索经营性人才、实用型人才、乡村工匠等成长提升的路径方法,引导各类人才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文章”。

四、突出拴心聚才,在人才“留住”方面精准发力

(一)健全乡村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农村工作干部培养锻炼制度,完善乡村人才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健全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激励制度,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

(二)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返乡创业园、就业帮扶车间等平台建设,支持入园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奖补等政策。加强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

(三)加强人才关怀。制定《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实施细则》,建立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干事创业环境。落实推优评优、表彰奖励政策,定期评选表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拔尖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大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贡献和突出成就,定期各类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增强人才的荣誉感,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营造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总结: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想要发展乡村经济,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必不可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做好乡村振兴是必然趋势,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做好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发挥政策的作用,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3]。

参考文献:

[1]郭彦鹏,马少华.乡村振兴发展中创新人才资源问题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2(7):16-18.

[2]无.陕西志丹县:"引育用留"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J].中国乡村振兴,2022(7):2.

[3]方守红,张浦建.浅议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引进和培育[J].新农村,2018(12):2.DOI:CNKI:SUN:XNCB.0.2018-12-0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