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在小学教学中的现象非常常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现代化小学数学课堂,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简化小学数学知识,采用图像分析的方式将小学数学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细化,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以及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新教育改革素质化教育发展的目标。但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应用过程中发现,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比重把控不到位,导致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得其反。因此,在当前发展中,应调整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结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打造现代化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授课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应当立足“双减”政策的要求,不仅关注课程知识的授课与教学,同时还要将知识教授与讲解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推动学生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等教学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提高。在这一过程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技的应用,将能够推进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满足“双减”政策要求的现代化课堂。教师有必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探寻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1.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不同学科之间的数学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知识在系统层面上得到全面的展示,从而防止因知识的零散造成的混淆,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对数学的认识与把握。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概念和公式都难以精确地记住。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愈多,则其学习动机愈低。通过使用图形化的图形讲解,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记忆。从长远来讲,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1.2基于新教改变革的发展要求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为了培养社会性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现代化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满足教育变革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活跃度,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发展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模式出现在我国教学领域中,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能力,升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基于双减下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1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此外,在开展日常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充分关注到教学模式与教学形式的设置,不能通过单一的模式对学生展开引导,而应当结合多元化形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讨的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不再采用单一化的讲解形式来展开授课。例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之中,小学数学教师会更加关注知识讲授环节,通过设置大篇幅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把握课程内容。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尽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却并未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能力的有效锻炼与提高。立足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创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2.2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式教学,强化数学知识巩固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加深数学知识的应用,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小学数学知识,积极开展知识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以往的小学数学知识巩固采用大量做习题的方式进行,学生完成教材中相对应的习题,实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但是采用这种手段的效率较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新数学知识巩固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实现数学知识巩固的教学目标。
2.3结合信息技术开拓课堂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考虑到,“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对学生展开知识讲解,还应当启发学生展开开拓性思考,进行延伸性学习,从而有效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引入丰富的互联网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拓与延伸,从而构建满足“双减”政策要求的高质量数学课堂。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货币换算”这一部分课程知识的过程之中,会先立足于课内知识,带领学生把握“我国基本货币单位的换算”这一部分知识。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推进课程内容的延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开拓。比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结合信息技术引入国际货币换算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为学生呈现出不同国家的货币形象,初步丰富学生认识,带给学生趣味化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借助视频进一步为学生普及“汇率”等知识。在开展其他模块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教师同样应当树立全局观意识,实现思维的开拓与延伸,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
3结束语
总之,在实施“双减”的情况下,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广泛的推广和运用。2022新课程标准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闫建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33):13.
[2]陈丽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62.
[3]丁岚.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9(94):64-65.
注:此论文是为娄底市电化教育馆2022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教育信息化助力“双减”研究》课题而发表
课题立项号LDETR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