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造价管理探讨
摘要:文章从绿色建筑与“双碳”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出发,对我国绿色建筑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剖析,以期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论述了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如何引进绿色建筑的标准、技术、方法等,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的战略与实践;建筑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在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双碳;管理;绿色;目标;造价;建筑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能源资源越来越缺乏的今天,绿色建筑的建造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双碳””的提出,给建筑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保障工程品质的同时,使其达到最优的造价与减排效果,是目前建筑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现行的造价建设体系之后,我们发现了现行的造价建设体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把 BIM技术引入到工程造价建设体系中,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造价建设体系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
但是,在绿色建筑造价管理方面,目前还比较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文章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就我国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与“双碳”目标的内在关联
1.在“双碳”目标中,绿色建筑占主导地位
建筑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是全球三大“耗能大户”,我国近半数的碳排放来源于建筑业,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柱,又是能源消耗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因此,对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业碳排放的增加,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也是要掌握建筑业的碳中和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推动绿色建筑是必然的选择。建筑业的能耗与碳排放均远超其它产业,因而在建筑寿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绿色建筑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2.在“双碳”的背景下,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的角色与意义
绿色建筑指的是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与自然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一般具有三大核心目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改善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以及在生命周期方法下为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投资回报。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信息技术具有先进性、精确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将其运用到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可以对施工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升施工造价的管理效率。虽然非技术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尽管它们在影响项目的管理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对降低绿色项目的成本很感兴趣,但重点通常倾向于硬成本方面。对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和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建设项目的“绿色”,为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绿色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既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环境资源的负载率,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绿色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从规划、设计、施工到最后的使用,一般都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占用了很多的生态和社会资源,因此,对设计要素的把握要更加严谨,不能仅仅参照地方标准权威的数值,这样会造成建筑物的过度设计。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持续地消耗资源,并不断地产生废物和其他污染物,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会渗透到绿色建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并在其全寿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二、绿色建筑各阶段造价管理
1.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对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有直接影响,其主要工作是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绿色建筑项目的相关负责人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及环境特点,了解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状况。以此为依据,根据所要建设的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制订出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论证,从而做出是否要进行投资的决策。在综合考虑施工费用和运行费用的情况下,不能为了达到施工费用的最小化而盲目地加大施工费用。
2.设计阶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方案的选取对工程建设投资的影响最大,占到总投资的80%。在规划设计方面,其优劣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以及项目的进度与建设质量。在设计阶段,要有效地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建筑的建造。同时,利用 BIM技术,强化了绿色建筑项目的图纸审查。对装备选材进行研究,在施工中选用高质量的环保材料,并加大对废弃材料的回用力度。
3.招标阶段
在招标过程中,项目造价的控制是在设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参加招标文件的编写,标前报价的编制。在费用预算阶段,要对每一个工程的费用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出适当的费用控制方法。要保证合理的价格、质量、工期,要选择有经济实力、有社会信誉的公司,要加强合同管理,杜绝不合理的条款。对于环境工程项目,其合同形式应为一般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总承包商要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让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实现了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降低了项目的进度和风险。
4.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能否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项目的目标风险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的。由于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要加强与财务、监督等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进行造价控制,是每一家建设企业都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在建造绿色建筑时,要合理规划工程建设,减轻环境负担,保护水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的布置,采购绿色建筑材料要与建筑项目相适应,要深入市场,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绿色建筑材料,积极推广新的节能技术与方法,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计量,并将其用作结算工程价格的基础,强化对建材用量的管理,对建材的售价进行合理的界定,使用国家能源节约型建材,尽可能减少工地废料、拆除材料,减少今后环保工程的运营和维护造价,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5.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必须遵守规范,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全部施工过程结束之后,管理人员利用 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图像数据和其他类型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了快速的整合。由各单位负责对该项目进行验收的单位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节能主管部门备案。在确认资料属实的情况下,由市建筑节能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监测。对绿色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结果进行汇总,并在验收小组的成员的签字上签字。
6.运营和维护阶段
在运营和维护阶段,不仅要有合理的规划与科学的施工,更要有有效的运作与管理,即绿化物业。在绿色建筑的资产运营过程中,将不再是以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而是一种基于高科技的服务型企业。采用生态绿化、降噪和节能管理等技术措施,对建筑进行节能降耗。
三、进行绿色建筑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1.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业务知识。同时,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创新等综合素质。工程管理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其职业道德也有特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要养成乐岗敬业、诚实守信、合作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全面提升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推动建设项目的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建材行业管理
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具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制定合理的物料预算及采购计划。为了解决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应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预算员对建筑工程材料预算进行培训。通过使用纳米材料、智能材料和超导材料等建筑材料,来提升对各种资源的优化分配和循环利用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实用价值。为了使新型建材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必须建立起一套健全的造价管理体系。
结论:总之,必须顾及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复杂程度,结合我国“双碳”目标,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今后,需要对绿色建筑造价进行更多的研究,探讨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造价控制标准、技术与方法,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群,谢一建,李峥.拉萨地区民居墙体热工性能需求分析[J].住宅科技.2021,41(9).51-57.
[2]南天,马明.基于分形理论的腊铺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中外建筑.2019,(5).45-47.
[3]谢雨晴.阿尔瓦·阿尔托作品中对自然与传统的回溯 ——以玛利亚别墅为例[J].城市建筑.2019,16(28).118-122.
[4]王昭雨,庄惟敏.基于点评数据的旧城改造更新后评估研究——以北京钟鼓楼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4).100-102.
[5]杜平.藏区当代公共建筑实践的文化适应策略探析[J].华中建筑.2020,(10).120-128.
郝小琳(1988.8-12)籍贯:山西吕梁,性别:女 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