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STC89C52单片机多功能温度时钟显示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与应用
摘要:阐述在新时代电子信息行业中,基于STC89C52单片机多功能温度时钟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日历、时钟、温度等形成数字化系统,为农业、居家、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集成电路设计、STC89C52RC单片机、时钟芯片DS1302、温度传感器DS18B20
1系统设计
1.1系统概述
按照系统功能要求,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时钟和温度模块、红外遥控和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共5个模块组成。如图所示。
1.2电源电路设计
1.2.1电源电路选用7.2V的镍氢电池供电,稳压电路LM7805芯片稳压输出对整体系统进行供电。
1.3系统电路设计
1.3.1主控芯片—STC89C52RC
主要性能STC89C52RC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新一代(工业级)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
1.4基于DS1302的时钟设计
DS1302是综合性能较好的串行接口实时时钟芯片。直接采用三线接口SCLK、I/O、/RST与单片机进行同步通信,外加掉电存储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即构成电子时钟系统。
1.4.1 DS1302工作原理
DS1302在任何数据传送时必须先初始化,把RST脚置为高电平,然后把8位地址和命令字装入移位寄存器,数据在SCLK的上升沿被输入。无论是读周期还是写周期,开始8位指定40个寄存器中哪个被访问到。在开始8个时钟周期,把命令字节装入移位寄存器之后,另外的时钟周期在读操作时输出数据,在写操作时写入数据。时钟脉冲的个数在单字节方式下为8加8,在多字节方式下为8加字节数,最大可达248字节数。如果在传送过程中置RST为低电平,则会终止本次数据传送,并且I/O引脚变为高阻态。上电运行时,在VCC >=2.5V之前,RST脚必须保持低电平。只有在SCLK为低电平时,才能将RST置为高电平。
时钟暂停:秒寄存器的位7定义位时钟暂停位。当赋1时,DS1302停止振荡,进入低功耗的备份方式。在对DS1302进行写操作时,停止振荡。当赋0时,时钟将开始启动。
AM-PM/12-24[小] 时方式:[小]时寄存器的位7定义为12或24[小] 时方式选择位。它为高电平时,选择12[小] 时方式。在此方式下,位5是AM/PM位,此位是高电平时表示PM,低电平表示AM,在24[小] 时方式下,位5为第二个10[小] 时位(20~23h)。
DS1302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可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也可以关闭充电功能,芯片采用32768Hz晶振。备用电源BT1可以用电池。DS1302在主电源掉电后耗电很小,要长时间保证时钟正常,最好选用小型充电电池。如果断电时间较短(几小时或几天),可以用漏电较小的普通电解电容代替(100μF即可保证1小时的正常走时)。DS1302在第一次加电后,需进行初始化操作。
1.5 基于DS18B20温度采集的电路
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其中GND为地,DQ 为数据输入/输出端(即单线总线),该脚为漏极开路输出,常态下呈高电平,Vcc 是外部+5V电源端,不用时应接地,NC为空脚。内部主要包括寄生电源、温度传感器、64位激光ROM单线接口、存放中间数据的高速暂存器(内含便笺式RAM),用于存储用户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的TH和TL解发器存储与控制逻辑、8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发生器等七部分。DS18B20电路将数据信号端接上拉电阻直接链接单片机IO口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1.6红外接收和闹钟报警电路设计
1.6.1红外接收头VS1838遥控调节控制
(1)红外遥控应用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其中,所有的信号都是由38KHz的LED载波发射出去。
(3)解码过程
一个完整的全码=引导码+用户码+用户码+数据码+数据反码。接收数据是由单片机具有外部中断功能的P3.2引脚,红外接收头接收到信号,单片机产生外部中断,来判断码值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6.2闹钟报警电路
通过控制单片机的IO口引脚直接对蜂鸣器是否发出声音,起到报警和闹铃作用。
1.7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由ST7920控制器控制LCD12864液晶显示,5V电压驱动,带背景光,内置8192个16*16点阵、128个字符及64*256点阵显示RAM。
2程序设计
2.1 时间温度程序设计
因使用时钟芯片DS1302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时间程序只需从DS1302各寄存器中读出年、周、月、日、[小]时、分、秒等数据,再处理即可;温度从DS18B20读取,经过转换为实际温度后送液晶显示。
2.2 时间调整设计
时间调整由“*”菜单选择、“#”确定、“ADD”加、“ CALL”减来控制调整,通过菜单来选择是调整“调整时间”、“报警温度”、和“设置闹铃”来确定。
2.3温度报警调整设计
温度报警调整,进入温度报警菜单,设置调整温度上限、下限,等待案件程序进行加减调整,最后打开报警标志,完成温度报警调节。
2.4 闹钟程序设计
闹钟程序设计融合在时间调试之中,在调节模式设置按钮的时候,显示屏上显示“ahour、aminute、asecond”三个字样,即可对闹钟模式进行调试。
3 结语
本文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进行设计,结构简单,通过程序编程,实现对年、月、日、时、分、秒、星期、闰年和阴历的自动调整,温度显示,按键控制,液晶显示,具有闹铃和温度上限、下限报警等功能。实时日历电子钟可以正常显示时间和温度并进行时间、温度上下限调整。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居家、公共场所、工厂车间、农业厂棚等领域,为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天祥.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曹天汉.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