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牟贤
  
万家媒体号
2023年6期
嘉祥县纸坊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发挥“兴趣”的引导作用,基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其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据悉在很多小学课堂上已经逐步引入儿童文学作品,丰富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有利于开拓视野。在本文中便就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现存问题

(一)教材不合理

目前,虽然小学语文老师把儿童文学作品融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但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却存在着难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所选择的作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相符,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难以顺利进行下一部分的教学。造成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语文老师没有充分掌握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只按照自身经验来选择,致使儿童文学作品缺少针对性,只能对部分同学的学习有帮助,其他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仍然存在难度,影响后续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现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与教学内容不符,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达到满意效果[1]。

(二)方式不合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没有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使用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应试教育观念也非常明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把自己放在了主体位置上面,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未能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导致教学内容的难度较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不符,并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另外,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儿童文学作品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单一,缺少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设备、微课等等,受到了限制,增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性,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维应用策略

(一)精选作品,奠定良好根基

与成人文学作品相比,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具备审美情趣与美学特质,对强化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帮助,能够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以后的发展铺好道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教师一定发挥自身作用,正确认识儿童文学作品的特性与其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把儿童文学作品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然后再将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深挖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的含义,随后按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系统,使教学更具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时,一定要以“精”为核心,先加深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随之针对性地挑选儿童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新课程教学要求为基准,时刻保持契合的教学内容倾向,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适应性,拓宽教学渠道[2]。

(二)提高素养,创设良好氛围

首先是提高教学素养,教师作为学校和班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拥有重要地位,扮演着教育者、引导者的角色,能够指引学生往正确方向发展。这时,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学团队的建设,着重培养老师的文学素养,定期组织老师参加与“儿童文学”相关的教学培训活动,在原来基础上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高,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在实际的研讨环节中,教师必须积极发言,表达自身想法和建议,站在学生角度去选择儿童文学作品,并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备课,把儿童文学作品合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之更具针对性,若将其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让教学更加高效,在短时间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是提高学生素养。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其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快速完成教学工作,有更多时间巩固所学知识。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真正意义上与学生融为一体,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认真听讲。另外,教师还可定期组织儿童文学作品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角活动,构建教室移动书屋,让学生积极参加,将自己认为好的书籍分享给其他同学阅读,并且还可说出自己的读后感,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对学习始终保持积极心态[3]。

(三)改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是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占领教学领域,让该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教学内容也不再枯燥无味,与新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相符。基于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同时也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学生的形象化思维,不断拓展教学形式,将多样化的儿童文学作品与新型教学方式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上课时才不会开小差,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此外,当教师讲解某一篇课文时,可以从多媒体设备上面寻找与该文章相关的音频,制作成课件,将教学内容及儿童文学作品直观展示给学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成为了主要教学理念,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与文化,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获取更多有用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加以改进,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提高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关注,随之将其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变得更有趣,开阔学生视野,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93.

[2]郭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儿童文学作品[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2):32.

[3]潘兆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尝试[J].华夏教师,2017(13):7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