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张建卫
  
万家媒体号
2023年6期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河源市 517000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版)》关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信息技术课为例,结合具体教学设计,从引入项目式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创新,教学策略

一、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版)》的相关描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是指个体综合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自主或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其内涵表述为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适应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会利用数字化学习系统、资源、工具等开展自主探究、知识分享、协作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助力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中传统的做法是将信息的查找、采集、加工、管理等知识技能点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以任务驱动方式,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虚拟情境中,解决抽象概念和工具方法的学习。然而,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基本素养所构建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需要师生转变传统的唯“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在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师生需要通过真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设计情境,让学生基于实际的工单中发现和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数字化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完成工单任务,最终形成创新性的成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方可收获超出传统模式下习得的知识、技能,以适应当前产业需求和未来发展所需的方法、思维和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新的教育改革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被加入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中,作为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但是,素养培养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缺乏信息素养、创新素养的培养的意识和方法。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够深入。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用于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快、种类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总处于被动状态,且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度不够,不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信息素养不高。二是教师信息素养重视不够。一些教师对信息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是一个附加项,而非必修课程。三是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环境不佳,氛围不浓。在一些院校中,缺乏完善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和机制,缺乏有效的培训和交流机会,导致教师们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教育资源不足等。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不足。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盲目性,缺乏有效的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在信息加工方面,学生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在信息管理方面,学生缺乏对信息的组织和分类能力;在信息表达和交流方面,学生缺乏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技巧。

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以下结合教学案例,共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字化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上,注重、实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学为中心,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再者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组织信息素养竞赛、开展课外阅读等。具体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素养的培养。

(一)引入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实际问题和情境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入数字化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字化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和创新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教师可以设计小组项目,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在线教学视频、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应用,并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解决。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同时,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也至关重要,应该成为学生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榜样和引路人。

综合应用以上教学策略,下面以“创意编程与数字化创新”项目实例进行设计。本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编程能力和数字化创新素养。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实践探索,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巧,并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设计和实现数字化创新项目。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安排分成五个阶段进行。

解决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初步方案。他们需要确定所需的技术工具和资源,并绘制相应的设计草图或流程图。在此学生主要通过在线课程及Internet网络资源学习课程介绍和编程概念简介;学习编程语言(例如Scratch、Python等)的基本语法和逻辑;掌握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算法和交互。

技术实施阶段:学生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实施他们的设计方案。学生在实施创意编程过程中,掌握学习创意编程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如图像、声音和动画;设计和编程创意项目,如游戏、动画或艺术作品。这可能涉及到编程、网页设计、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操作。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难题。

测试优化和创新阶段:学生需要对他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改进和创新。他们可以邀请同学或老师参与改良与创新,并收集反馈意见。在此阶段学生引入数字化创新的概念和实践;开展学习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应用,如3D建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利用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数字化创新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特定需求。

展示分享和反思阶段:学生将展示他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他们的创意编程和数字化创新项目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经验。这可以是一个课堂展示,也可以是在学校或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展示。同学和教师提供反馈和评价,讨论改进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学生将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将探索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应用,并运用创意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课程注重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力。项目的实践性和体验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终,学生将通过项目展示和反思,提高他们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8月21日

[2] 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

【基金项目:河源市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编号为hy21063)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