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分层教学策略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学生的学业和课外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双提升,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法的优势,然后对"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分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分层教学;道德与法治
1.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分层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层教学法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二,分层教学法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喜好,提高他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第三,分层教学法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以分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例如:针对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有学习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学生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针对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情绪和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采用提问法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学习程度划分层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程度划分层次,即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程度划分层次,即A层次指那些成绩较好且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B层次指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次指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程度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即根据B层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调整教学难度。此外,教师也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程度对其进行分组,如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后进生等,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3.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积极奉献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课堂上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多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
4.分层设计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到"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A层学生要求掌握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B层学生要求掌握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完成基础学习目标后,教师还可以让B层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让A层学生对其进行巩固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B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A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从本质上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分层作业,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能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以下几个层次的课后作业:A层为"整理身边发生的感恩故事",B层为"查找身边的感恩事例",C层为"制作感恩海报"。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事可做、有感可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将难度适当降低,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完成。
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6.分层评价学习成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为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既有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有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对其进行分层评价。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那么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正向激励;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应付了事,那么教师要对其进行反向激励。通过分层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7.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指明了方向,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分层教学方案,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邱旭林.“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09):30-32.
[2]周毛吉.“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分层教学策略[J].智力,2022(35):128-131.
[3]马金凤.“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J].新课程,2022(41):13-15.
[4]黄萍.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落实“双减”政策[J].考试周刊,2022(46):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