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互动、改善教学过程、推进因材施教四个方面的内容,实现对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合理研究,以期能够在提升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方面具备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教学;信息技术;丰富资源;教学优化
引言
生物作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的必要学科,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然而,传统中学生物学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同时,还存在着难以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便利的短板。促使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价值,长期得不到充分展现。由此可见,在推进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期间,重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资源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期间,不仅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也能够凭借其数字化、网络化等特征,大幅增加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可用资源。比如,学习《消化与吸收》的内容时,教师想要达到让学生快速了解“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内容的目的时,可利用信息技术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营养物质被吸收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的形式。通过该方式,可凭借微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也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当前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生物学教学内容与生命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关联性[1]。或者,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构筑的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寻找与该课程相关的优秀教案,便于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有效获取到更多生物学知识,从而实现充分补充教学资源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中学生物学教学资源过程中,还应当有机融合问题引导,便于在调动学生能动性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增强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增强教学互动
增强教学互动是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促使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得到显著增强。以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为例,教师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不同教学活动中,改善师生互动频率与质量。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教学互动力度。即教师可借助教学广播软件,向学生提出“怎样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将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输入其中,并发送给教师。通过该方法,教师可在短时间内与所有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也能快速掌握每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教师依照互动结果,随时调整教学活动。或者,利用信息技术,也可实现教师于课后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指导。例如,学习《社会行为》时,教师可在完成作业设计后,将信息技术作为媒介,为向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开辟多种渠道,包括利用新媒体软件开通“聊天交流群”,便于教师对多名学生的问题进行在线讲解或提供一对一指导。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下发课后作业,并提前上传微课文件,待学生提出问题时,平台系统会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自动推送给学生,助力学生快速解决疑难困惑。
三、改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能够在改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依旧以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例,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主题,从互联网中搜集能够契合该主题的纪录片、影视剧的片段。主要目的是,利用这些视频资源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也有利于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学生观赏片段前,结合问题引导的方式,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问题,包括片段中存在哪些破坏性行为?人类活动一定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吗?如何才能兼顾发展与生态环境等。便于在增强中学生物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也能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条件。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可实现对生物实验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完善和强化。比如,在进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借助三维建模、AR等先进技术,模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实际运用时,产生促进作用的全过程。确保可以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掌握相应的生物教学内容。
四、推进因材施教
尽管中学生物学教学能在发展学生良好生命认知、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学生的差异化发展特征,将会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想要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得到成长的目标,必须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比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改良课后作业设计。以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为例,教师既可以将传统的书面作业转化为电子形式的数字化作业,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可在软件平台中完成的周期性作业。该方式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真实学情进行考察,还可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学生的作业完成度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能动性,均可得到长时间维系与针对性培养。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评价环节。实际上,教学评价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却在沿用着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欲望得到有效增强的基础上,还会对培养学习能力方面产生较大阻碍。因此,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对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开展全方位优化。例如,教师先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随堂测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充分整理,然后根据整理的内容构建专用数据库,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待教师针对性评价学生后,还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后续教学活动是否需要优化等方面[2]。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能够为教育领域的发展,赋予更多推动力。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时,必须要正视信息技术的关键作用与优势。同时,也要做好丰富资源、增强互动、改善教学、因材施教四个环节,才能确保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持续增强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志愿.初探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课堂融合的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20(12):51-52.
[2]闫国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探讨[J].现代盐化工,2021,48(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