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下“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王仕静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33期
昆明市官渡区云溪小学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结果的评价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这一理念突出强调了教学的整体协调和一致性,旨在保持教学活动的内在统一性,确保教学的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此,本文将针对“教学评”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实践策略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点,教学内容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契合,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与之相对应,教学方法则是传授和引导学生获取这些内容的手段,为了保持一致性,教学方法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式获得知识,培养相应的技能。其次,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同样至关重要。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和反馈,它应当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相协调,评价方式的选择应当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确保对学生所学内容的评估是全面而准确的,评价方式的一致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不匹配。有时候,教学内容可能过于抽象、复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不相符,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产生不利影响。其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某些情况下,教学方法可能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这可能导致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没有充分考虑,使得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方式,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其三是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有时候可能过于侧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更注重追求分数而非真正的理解与能力提升,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其四是缺乏个性化教育。在一些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可能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这导致了一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评”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 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匹配度

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匹配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当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时,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学科吸引力。同时,匹配度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能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上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到混合运算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然后逐步引入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通过分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混合运算的思维方式,最后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课堂测试,以便起到巩固和检验的作用。总之,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匹配度,可以有效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分层次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和挫败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分层次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三者的一致性,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评价和反馈,而学生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较复杂的计算题目;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应用题;对于低水平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在之后的评估环节,也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评价,对于基础不牢的学生多多鼓励,对于富有挑战心的学生要适当地鞭策。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统的考试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使“教—学—评”结合的更完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时,除了传统的解题考核外,可以引入实际问题的解决、方程建立、探索性学习等任务,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思考方式、解题方法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进行同伴评价,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评。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简易方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总之,多维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评”三者一致性问题是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导航仪,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完善。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小莲,兰衍局. 小学数学学科区域推进"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的实践[J]. 小学教学参考,2023(17):6-9.

[2]卢国清.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C]. //首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3: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