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支点的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探索

覃艳梅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31期
南宁市马山电白小学 530600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以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支点的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策略。通过阐述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内涵及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提出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探讨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包括建立共同愿景、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开展实践研究等,以期促进县域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特级教师工作坊;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一、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县域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办学质量。特级教师工作坊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在县域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索如何以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支点,构建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期推动县域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内涵

特级教师工作坊是由特级教师领衔,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它不仅是特级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的舞台,更是培养青年教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基地。特级教师工作坊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为县域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三、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

在构建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过程中,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关键。这一愿景的形成,并非简单的口号或标语,而是源于对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与热切期待。它融合了教师们的智慧与热情,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共同追求。

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共同愿景可能体现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育文化传承者”的核心理念。在这一愿景的引领下,教师们将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及文化情感的熏陶培养。同时,这一愿景也激励着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共同愿景的建立,不仅为县域小学语文教师指明了专业发展的方向,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教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从而形成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专业发展氛围。

(二)搭建交流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在构建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通过构建特级教师工作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高效地汇集和分享优质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教学心得和创新实践。这些平台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广阔舞台,更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

在这些交流平台上,教师们可以发布自己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分享阅读推广、写作指导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同时,他们也能浏览同行的精彩文章,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资讯和研究成果。这种跨时空的交流与互动,极大地拓展了教师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思维。通过不断的经验分享和思想碰撞,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共同推动着县域小学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实施分层分类培训

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在构建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背景、经验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至关重要。

对于新入职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应着重于教学基本功的夯实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树立。这包括课堂管理技巧、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方法等基础技能的培训,同时引导他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对于骨干教师,他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因此培训应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例如,可以组织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编写教材、开设公开课、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引领更多教师共同成长。

这种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能够确保每位教师都能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和全面化。通过这样的培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县域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开展实践研究

开展实践研究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实践研究可以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可围绕特定的教材内容,如经典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知识等,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实际教学来检验其效果。这种亲身实践的方式,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困难、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脱节等,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索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同时,实践研究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在每一次教学实验后,教师们都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这种反思性的实践,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开展实践研究是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以特级教师工作坊为支点的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搭建交流平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开展实践研究等策略的实施,有望推动县域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王建华. 特级教师工作坊: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4).

李晓霞. 县域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3] 张晓红. 基于特级教师工作坊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 2020(10).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专项课题《基于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县域小学经验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095)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