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达成的路径及评价研究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齐头并进,成为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初中体育教学的路径和评价方式。传统体育教学过于强调体育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探讨如何实现五育并举的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达成的路径及评价,旨在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双减;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路径;评价
一、“五育并举”下体育教学的内涵
在“五育并举”的体育教学理念下,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性发展,而不仅仅是着重集中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结构上设置“德、智、体、美、劳”,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五育并举”理念实施关键在于以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为主体,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体育能力,也能在“德”“智”“美”“劳”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达成的路径
1.围绕“五育并举”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需要积极探索五育并举的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篮球技能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篮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路径,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于“五育并举”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在“五育并举”理念的指导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体育技能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学。在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将“德”、“智”、“美”、“劳”有机地融入进来,以此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如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表演的讨论与设计。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能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体育表演来呈现冬奥精神,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实践。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
3. 融入跨学科教学
围绕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体育教学可以融入跨学科教学。这种跨学科教学的融合可以与其他学科结合,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首先,将体育教学与历史学科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例如,学习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学习中国武术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其次,将体育教学与艺术学科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表演和舞蹈等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例如,体育舞蹈、体操表演等都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再次,除了历史和艺术学科,体育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例如,与数学结合,学习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统计学等;与物理结合,学习运动力学、运动光学等。这些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背后的科学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此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劳动技能相关的活动,例如,让学生参与田径场地的维护工作,如修剪草坪、清理杂草、维护跑道等,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体育场地的维护意识。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具使用技能。这些劳动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达成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了完善五育并举的评价体系,我们需要从明确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与调整等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意义,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确保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制定。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此外,要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最后,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五育并举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注重五育并举。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并与其他学科结合,如历史、艺术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标、标准和方法,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调整。通过这些措施,初中体育教学可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翠凤.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五育并举达成的路径及评价研究[J].体育风尚,2023,(12):86-88.
[2]许志军.”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体育世界, 2022(10):010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