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供电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风险分析;防范策略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作为其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向列车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供电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存在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对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是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1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基本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为了向轨道交通线路提供动力和运行所需的电能而设计的电力系统,其能够通过电力设备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轨道交通线路上,以供列车使用。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涉及电源选择、供电方式和电力传输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通常使用的电源包括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可以通过变电所将输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合供给轨道交通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直流电则是一种稳定的电流,常用于供应电力传动系统,可以直接由变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采用的供电方式包括第三轨供电和架空接触网供电。第三轨供电方式是通过在轨道旁边设置一条导电轨道,由接触轨上的集电鞋接触第三轨以获取电能。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则是通过在轨道上方悬挂一组接触线,由接触装置与接触线接触以获取电能。不同的供电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电力传输是指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轨道交通线路上的过程。在供电系统中,电能通常通过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牵引变流器等传输到轨道交通线路上,再由接触装置和集电装置提供给列车。为满足轨道交通系统的动力需求,确保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应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及电力传输管理。
2供电系统风险分析
2.1触电
(1)地铁是以电能为牵引动力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车辆为电动车组,工程涉及的电气设备种类多、数量多,电压等级不同(高、低、交、直、强、弱)、线路长,容量大;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控制电器、电气线路等。如果设计、制造、安装未按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缺少接地、接零保护及剩余电流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失灵;缺少安全管理,未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运行和维护不当;或因环境条件恶劣(潮湿、腐蚀、振动、高低温等);或设备自然老化及意外原因遭到破坏与损伤,导致带电部位裸露,当人体不慎触及或过分靠近带电部位及异常情况的跨步电压等,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的触电事故。特别是在检查、检修作业中发生触电事故概率较大。(2)牵引供电接触网有直流电压,正常情况下,对周围的金属结构物会产生静电感应和过电压,若防护措施不当或损坏,当人体不慎触及带电金属结构物,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架空接触网检修、维护中易发生触电事故,还易发生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事故。
2.2断电危险
电能的供应和传输是地下铁道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尽管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供电的连续和可靠,但外部城网供电与内部供电网络都不可能永久零故障,中断或部分中断供电的可能是存在的。地铁作为城市交通骨干线路,是出行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地下段,若一旦供电中断,除影响正常运营外,各种不安全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2.3电磁辐射
地铁的供变电系统和牵引系统辐射的电磁波可能对线路两侧居民区开路电视信号的接收产生一定的影响。接触网故障放电与受流器离线放电、变电所内变电设施和整流设施运行都会产生高频电磁波,对人有电磁辐射危险。电磁辐射会使人体组织、器官受到伤害,造成功能障碍,甚至会引发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风险防范策略
3.1加强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
首先,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包括但不限于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力线路的完整性、以及电力系统的防护措施等。通过安全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建立健全的电力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2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控和检测
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控和检测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同时,通过定期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测,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各种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通过加强监控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电力负荷过大、电力线路短路等风险因素,为及时处理提供依据。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控和检测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检测,可以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加强供电系统的监控和检测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3.3优化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布局
优化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布局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在现代社会,电力供应对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供电系统不仅能确保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还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对供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工作。首先,供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和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电需求的增加,供电系统必须有足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这就要求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预留。其次,供电系统的布局要合理。在城市的不同区域,用电需求存在差异,合理的供电网络布局可以有效减少输电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3.4巡检和监测
定期巡检和监测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巡检是指对供电系统的设备、线路、接触网等进行定期检查,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电气连接、机械部件的磨损情况、绝缘状态、张力调整等方面。通过巡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和潜在问题,如电缆老化、接触线断裂、设备松动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结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和培训、巡检和监测等;设备维护包括对供电站、接触网等设备的检查、测试及维护保养等。合理开展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可以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海,李占赫,白雪莲,等.城市轨道交通柔性直流牵引供电技术应用研究[J].电气化铁道,2020,34(01):64-68.
[2]李增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9(04):140-141.
[3]李群湛.城市轨道交通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50(02):199-207.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