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王彦旭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49期
210403198601273714

摘要: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带动了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由于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新时代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为满足工程管理水平升级的要求,需要充分运用工程管理的系统思维,实施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整体生命周期;管理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工程管理思想已不能适用于现代工程管理,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管理的新概念。管理是工程管理系统思想的理论延伸和实践论证,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化管理后,使整个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体现出最优的管理模式。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旨在将项目管理的各个要素在维度上进行分布和综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种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系统最优化的管理模式。因此,本文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分析。基于传统管理技术局限分析的管理系统思考更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具体的研究思路。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带动了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由于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新时代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为满足工程管理水平升级的要求,需要充分运用工程管理的系统思维,实施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从而有效提升整体工程管理水平。

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阐述

1.1工程系统思维的概念

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的最佳效果是工程管理的核心目标。这需要工程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视野,以及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全面的管理,我们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将工程建设中的指标与全寿命期管理相结合,以便更快地完成工程项目。

1.2工程系统思维的意义

拥有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技术思路是工程项目管理者必备的技能,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理解项目需求,并有效地规划整个项目,从而提高项目的开发进度和成本,为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刚步入岗位的科技从业者应该尽早从学习者思维转变为工程思维,以便更好地完成工程任务。拥有全面的工程技术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此外,它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工程开发习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2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的局限性

2.1管理过程局限于建设阶段

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局限,大多数建筑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程建设时,只能将重点放在建设阶段,对全寿命期模式的理解甚少,缺乏完整系统思考,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实际运行中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原因,如工程设计更改、施工更改等,这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还会延误项目的完成时间。对后期维护和运营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极大地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2.2管理目标局限化

随着现代建设的发展,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设中对模式、管理思想及其技术水平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高建设效率和服务质量。鉴于当前工程管理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管理者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以完成对项目管理的突破和创新,以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2.3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管理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工程开发的需求,因此,对管理理论和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重点往往在于工程建设过程,而忽视了其他过程的作用。由于缺乏对工程建设运行阶段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其功能和价值变化的不足,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危险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维修和重建工程过程,从而给经济性带来不利作用。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全面考虑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环节的情况。有些管理者可能只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工程的标准和要求,这会严重限制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质量、速度和效率,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价值遭到损害,无法达到未来的建设目标。

3以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为基础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3.1工程生命周期系统关联分析

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模式下,工程管理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价值的创造性系统。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质量和技术指标对整个过程进行规范,使工程建设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与工程环境产生良好的关系。具体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系统分析,系统环境是项目管理的主要指标,意味着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工程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系统环境是所有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综合。项目的外部因素。在工程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首先,工程系统需要系统环境提供各种资源,这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完成的前提和保证。其次,工程化系统还需要对外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程化系统的真正价值。

3.2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主要结构

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根据项目生命周期体系中的理论,项目管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项目建设管理阶段、前期策划管理阶段、项目后期管理阶段和项目运营管理阶段;按照管理内容,项目管理可分为以下流程:项目投融资管理流程、项目决策管理流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工程技术管理流程、项目合同管理流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项目健全性和运维管理流程等。(2)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论、原理和方法。全项目生命周期的主要概念是,项目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基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不仅要管理建设期,还要管理运营阶段。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应以整体优化管理目标为基准,在保证项目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优化资源成本,实现可管理性.可持续发展目标。

3.3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协调

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中会用到大量的管理理论知识,因此生命周期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协调复杂的项目管理。要解决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所有问题,项目管理系统思维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使项目管理目标一致。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协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协调管理目标要一致。尽管不同的工程系统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这些系统的目的都是为整体的项目目标服务的,因此各个项目系统的目标必须协调一致。(2)合理协调项目管理架构。生命周期管理应基于一致的目标,协调项目的整体和部分,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管理效率。(3)协调功能的完整性。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必须协调项目管理功能,以达到企业内部的平衡状态。

结束语

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建筑领域发展的新要求,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科学的应用系统性管理思维,能够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需要将系统性管理思维进行融入,从而提升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德珩,毛超,陈圆,等.面向建设工程全寿命期执业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04-05.

[2]李旭,徐启利,王寅峰,等.适用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协同管理系统和方法:,CN112669005A[P].2021.

[3]龙鑫.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2(06):02-03.

[4]陈春.关于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1):2.

[5]韩荣琴.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研究[J].魅力中国,2016,000(029):1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