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增强网络安全的另一重要技术。我们要重视利用好人工智能完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机制,更好地确保数据安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防护;研究与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工智能也被称为机器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部分,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人多人工难以完成的繁琐工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时间。探索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并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策略。
一、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不足。一些组织、企业或个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加之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攻防技术对抗不断升级,很多管理者和用户难以及时跟进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另外,部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容易成为安全漏洞的发生源。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可能导致网络系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问题,对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害。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突出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面临着突出的隐患。这些隐患主要表现在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上,使得安全漏洞难以完全避免。常见的隐患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漏洞、网络协议的不安全性、不当的配置管理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网络中不断涌现的新型威胁,如零日漏洞、勒索软件等,更加凸显了安全隐患的严重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边界日益模糊,使得网络安全隐患更为复杂多样化。这些隐患给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财产损失甚至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三)用户缺乏信息安全意识
用户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和网络设备时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容易受到钓鱼网站、恶意软件以及网络诈骗等威胁的侵害。用户对强密码的重要性、公共Wi-Fi的风险、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的网络使用习惯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匮乏,成为信息安全薄弱环节。这种缺乏安全意识的状况不仅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也可能对企业和组织的网络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安全形成潜在威胁。未来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用户在互联网和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素养,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网络安全识别技术
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在网络安全识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智能化的网络安全识别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规模的网络流量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识别异常流量、恶意软件、网络攻击行为等安全威胁。这些技术可以基于行为分析、异常检测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学习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还可以对网络中的文本数据和通信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识别可能的网络钓鱼、欺诈行为等安全威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响应,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计算机网络设计
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基于对大规模网络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路由,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智能化网络设计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网络流量模式和行为特征,快速检测异常流量和潜在攻击,同时实时调整网络配置以增强安全防护。除此之外,结合深度学习和自适应算法,可以实现对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优化,包括隔离受感染节点、优化流量路由以降低攻击影响等,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数据挖掘与保护
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在数据挖掘与保护方面的应用策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建立安全数据挖掘系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技术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第二,采用加密和权限控制等措施保护敏感数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第三,构建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行为模式,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采取预防性措施。第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响应,快速应对安全威胁。整合这些措施,可以实现数据挖掘与保护的综合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智能化水平。
(四)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增强用户安全意识,是做好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智能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定期向用户提供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其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的安全提醒和警示,及时向用户传递最新的安全威胁信息和防护建议。另外,可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漏洞利用的场景,让用户亲身体验安全事件的危害,以提高其对安全措施的重视和遵守。同时要注重建立安全意识评估体系,定期对用户进行安全意识测试,确保用户安全意识的持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但是也让我们面临着信息安全隐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地运用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针对性地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人民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乔宇.借助AI加速网络安全技术创新[N].证券日报,2024-03-09(A04).
[2]瞿斌.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研究[J].科技风,2024,(02):59-61.
[3]邓德平.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08):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