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低段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杨秉秋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56期
黑龙江省大庆市靓湖学校163711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为实施和推动小学劳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将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与学生父母保持良好的互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此外,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促进他们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小学低段;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

现在很多小学还坚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老师和父母都很重视升学。就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而言,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主,在美育和体育方面,几乎每一所学校都设置了专门的美术和体育课,但在培养劳动教育方面,只有极少数的小学将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得非常的好,而专门的劳动教育的教科书也没有几个即使有,也没有在学校教学中使用过,没有专业的老师来教这门课程。

(二)劳动教育教学忽略对价值观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更强,他们可以通过劳动来理解和掌握经验、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得到他们的思想教育,他们的感情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如果没有指导,学生就会忽视自己的情绪体验,从而对劳动失去了兴趣,也就很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无法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科学认知。此外,小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还很片面,这与社会上大部分人对劳动的价值认识存在一定的关系,也与家庭、学校对价值观的关注不够,缺少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有关。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标,落实“行知合一”

以前的教学,大多都是口头上的,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却没有进行过实践。其实,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让一些重要的东西,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在教学之初,应确定教学活动的目的,并以“理论建设”与“实际操作”两条途径“双向建设”,进而实现该项目的战略。老师们也不能将劳动教育看成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要将其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进行。由于习惯的形成并非一夜之间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弯曲的过程,只靠短期的短期活动,是不可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因此,学校要通过长期的活动,长期的教育,思想的灌输,使勤奋劳动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环节

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亲身实践的快乐,同时也能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在劳动教育中,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遇到危险时,怎样自我保护,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尽管劳动教育很重要,但也要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进行劳动教育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身体安全进行保护,防止事故的发生。劳动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快地完成自己的劳动教育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生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要将家务劳动日常化,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老师要和父母进行良好的交流,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唯分数、唯成绩”的陈旧思维,让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培养他们的创新劳动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例如:将衣物放在洗衣机中清洗;难度较大的是“整理”类型的家务活,比如叠衣服,整理书包,整理书架等等;再如叠被子,淘米,洗菜等等。父母要,从小处着手,不能一上来就打击孩子对做家务的兴趣,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对于小学中段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承担较大的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家务活。长期下来,让孩子养成了做家务的好习惯,孩子就会主动承担家务,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给孩子从小培养意志力的机会。

(四)开展丰富的劳动活动

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我们要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组织适合他们的成长,满足他们的兴趣。比如,小学各个班级每天都会进行的值日活动,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大多数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他们只在乎最后的值日成绩,在其中,很其中能够真正的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对值班工作进行创新,制定一整套的值班制度,使每个岗位上的值班人员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工作中相互协作、互相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责任心。另外,还要积极地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在给老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德,增强他们对劳动的认同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公益劳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歌舞比赛,演讲比赛,手工制作或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来,体会劳动的过程,从中得到好处。不管是哪一种比赛形式,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经历与经历,可以让学生拍摄自己参与劳动的视频或图片。

(五)多元内容激发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兴趣

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设计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一些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劳动兴趣。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劳动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课程标准相结合,扩展资源,以适应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新时期的教学发展需要,并且要将其融入到区域的文化之中,创建出独具特色的劳动活动。在进行常规的清洁卫生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开展创新性的劳动活动或有文化特征,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新奇而又有趣的平台。比如,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具有传统文化传承价值的劳动资源,如剪纸、刺绣等,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引导同学们到室外进行农事操作,使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进行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感恩意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积极地创新和优化劳动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好的劳动教育环境,让他们更多地参加到劳动中来,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劳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岳来.在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教师, 2022(5):2.

[2] 周颖.谈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 2020.

[3] 张志."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2024-03-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