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工程勘察设计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陆剑峰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62期
中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长安区 710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勘察设计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勘察设计方式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勘察设计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制定绿色设计准则、加强绿色技术研究和创新、进行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估、实施科学的施工环保措施以及推动跨领域合作,以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本文还强调了政府部门在环保措施督促执行和监督检查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施工领域环保意识和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勘察设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绿色技术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工程勘察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先导环节,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工程勘察设计中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定绿色设计准则

为了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必须制定并执行绿色设计准则。这些准则不仅为设计过程提供了环保方向的指引,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

在制定绿色设计准则时,应着重考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这意味着在设计中要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资源和材料,以降低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和消耗。通过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开采,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优化建筑能源系统是绿色设计准则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还能为业主节省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最后,倡导低碳交通规划也是绿色设计准则的重要内容。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和交通方式的选择,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压力。通过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交通设施,可以引导人们选择更加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从而降低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

三、加强绿色技术研究和创新

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着重加强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这一进程的核心在于发展绿色材料和技术,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实现勘察设计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工程建设的环保性能和能效。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进行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估

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这一评估通过对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各种环保措施。评估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风险,确保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工程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保障项目在环保方面的可行性和长期效益,同时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五、实施科学的施工环保措施

(一)实施严格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的噪声控制措施。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同时,施工区域应设置隔音屏障或进行围挡,以降低噪声传播的范围和强度。此外,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测,确保施工噪声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之内,从而营造一个低噪声的施工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干扰。

(二)采取有效的粉尘和排污控制措施

粉尘污染和排污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影响。为了避免粉尘对空气质量和周边环境的破坏,施工单位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粉尘控制。比如,在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区域设置洒水设施,保持施工道路和作业面的湿润,以减少粉尘飞扬。同时,使用密封式运输工具,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和飞扬。在排污控制方面,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施工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此外,对于施工固废,应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加强土壤、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土壤、植被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施工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绿色植被。对于临时占用的土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复垦和绿化,恢复土壤和植被的生态功能。在水土保持方面,施工单位应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比如,在斜坡地带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设施,同时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以增加地表覆盖率和土壤稳定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六、推动跨领域合作

(一)深化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深化与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评估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措施以及监测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与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勘察设计团队可以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环境数据,进而在方案中融入更多环保理念和措施。这种交流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能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

工程技术是实现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关键环节。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合作,可以为勘察设计团队提供更为先进和实用的技术支持。通过协同创新,双方可以共同研发出更加环保、高效、节能的工程技术和材料,从而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还能为勘察设计团队提供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建议,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动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可持续发展。

(三)融入社会学视角,提升方案的社会效益

在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制定中,融入社会学的视角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它能够为勘察设计提供宝贵的社会数据和人文洞察。通过与社会学者的合作,勘察设计团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居民需求和期望,从而在方案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提升项目的社会效益。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勘察设计专项方案的社会可接受性,还能促进项目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进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通过融入社会学的视角,勘察设计团队可以制定出更加贴近民生、符合社会期望的方案,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七、结论

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环保因素,强化环境管理,实施好相应的环保措施。通过制定绿色设计准则、加强绿色技术研究和创新、进行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估、实施科学的施工环保措施以及推动跨领域合作等策略,我们可以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勘察设计质量提高研究[J]. 张健.运输经理世界,2022(02)

[2] BIM技术在勘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辛力.运输经理世界,2021(32)

[3] 勘察设计管理探讨[J]. 胡文学;陈琳.西部交通科技,2020(01)

[4]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J]. 代红凤.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