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岗课赛证背景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摘要:本文探讨了岗位技能证书(岗)、课程教学(课)、职业技能大赛(赛)、职业资格证书(证)四位一体体系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以岗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以证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以比赛为契机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从而探索了优化进路构建的途径,包括优化校企合作实现课岗共建、重视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落实“1+X”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等,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岗课赛证;中职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中职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岗位技能证书、课程教学、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的四位一体体系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计算机平面设计等技术领域,更需要结合实际岗位需求,通过相关证书和比赛的参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1.岗课赛证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1.1以岗位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岗课赛证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以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这一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不断演进,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采用以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贴近行业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就业导向。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了解并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标准。他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练习来提升实践能力。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1]。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融入职场,可以学习如何运用各种设计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排版设计,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趋势和技术。
1.2以证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以证书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是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参与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考试,学生将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更是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实践能力。证书考试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些证书考试往往涵盖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工作方法,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为通过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逐渐建立起对计算机平面设计领域的系统认识,为将来的职业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
获得相关证书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一种认可,更是对其职业实践能力的一种权威认可。具备相关证书的学生在求职时将更具竞争力,因为雇主往往更愿意选择那些已经通过权威认证的人才。因此,证书的获得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快地融入职场,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证书也是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水平的桥梁和契机。在获得初级证书后,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参加更高级别的证书考试,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体系。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将有助于学生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保持竞争力。
1.3以比赛为契机,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参与各类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养。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与队友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比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和执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比赛还是学生展示自我、实践技能的平台,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升其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参与各类比赛,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增强自身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体系优化进路构建
2.1优化校企合作,实现课岗共建
基于岗课赛证背景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课程与岗位需求的有机衔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实践需求融入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教师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构建起良性互动的校企关系。通过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对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为贴近实际工作的技能与经验,进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优化校企合作,实现课岗共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需要积极寻求与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合作机会,学校可以与当地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等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了解行业标准和实际工作流程。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设计师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分享设计经验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行业,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合作。通过这些举措,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3]。
为了实现课岗共建,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引入更多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等。通过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设计比赛和项目实践,与企业合作完成真实的设计任务,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内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学校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适应市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课岗共建的目标。
2.2重视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
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重视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学”是一项重要途径。技能大赛作为一种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平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技能大赛也为学校与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重视技能大赛,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与平面设计相关的技能大赛,如全国中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这些大赛旨在展示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技能大赛指导团队,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比赛项目,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以提升他们在比赛中的竞争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同举办技能大赛,吸引更多企业和专业人士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竞赛平台和发展空间。
学校还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与技能大赛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技能大赛的备赛过程中。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比赛项目训练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实践和比赛技巧的培训。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组织学习小组,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共同提升设计水平和竞赛技能,建立技能大赛奖励机制,对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3落实“1+X”,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1+X”模式,即将基础技能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模式不仅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更能够使学生具备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1+X”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实践项目,拓展自己的技能领域,实现个性化发展[4]。
因此落实“1+X”,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考试,引入与平面设计相关的专业技能认证证书,如Adobe Certified Associate(ACA)证书。该证书是由Adobe公司授权的全球性认证,涵盖了平面设计领域的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应用技能,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技巧和设计原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ACA认证考试,通过取得ACA证书,学生可以获得行业认可的技能证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学校还可以推行“1+X”证书体系,鼓励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证书的同时,积极参加其他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和认证考试,拓展自身的职业技能范围。例如,学生除了获得平面设计软件应用方面的技能证书外,参加与设计相关的其他领域的认证考试,如用户体验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与行业企业和机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技能培训项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趋势,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实践机会,通过“1+X”证书体系的落实,学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实现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结语:
通过优化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体系,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将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更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更契合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一探索不仅是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尝试,更是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我们期待这些思路能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搭建起更为稳固的桥梁,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做出贡献。相信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职教育必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生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丘荣美. 产教融合下“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例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2, (15): 91-93.
[2]陈柳斌. 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J]. 成才之路, 2023, (31): 81-84.
[3]朱希伟. 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 20 (06): 146-149.
[4]韩艳.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的现实问题与实施路径——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23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