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陈晓萻
  
教育视野媒体号
2023年75期
身份证号 522121198302255429

摘要:在现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工程测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准确数据,还在施工阶段确保工程精度,降低风险,提高整体效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实际效益,同时分析当前的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测绘;水利工程;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依赖日益加深,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精确性愈发关键。在这些环节中,工程测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了一流的地理信息支持,确保了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深入探讨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水利工程的测量手段和方法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以往的手动测量方式耗时费力,且精度受限,而现在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的决策制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因此,研究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水平,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工程测绘技术概述

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工程测绘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通过对地形、地貌、水文等要素的精确测量和分析,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测绘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们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的精度、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1.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定位技术的革新者,通过地球上的卫星网络,为用户提供三维定位服务。在水利工程测量中,GPS的应用尤为关键,它能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在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上,GPS的强穿透力与便携性使其能在恶劣天气下稳定工作,从而为工程测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例如,在某大型水利工程中,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网的建立,通过动态定位技术,确保了横断面和纵断面测量的精度,为后续的渠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精确的地理坐标。

2.遥感技术(RS),主要借助飞机或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通过无人机载荷的RS技术,如实时差分定位(RTK)和差分后处理(PPK)技术,能够获取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实时生成影像产品。这些影像产品能够直观地显示地形地貌,帮助工程师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情况下,快速获取地形信息,为精确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比如在山区或湿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无人机可以通过预设航线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自动生成三维地形模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困难,提高了测量效率。

3.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集成、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工具。在水利工程中,GIS技术被用来构建三维地形图,实现数据在线分析和处理,为设计者提供实时的地理信息,帮助他们快速做出决策。GIS系统还能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和解读,生成直观的地理报告,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通过GIS,工程师可以实时追踪项目进度,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风险。

4.除了这些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无人测量船也开始在水利工程中崭露头角。在以往,复杂水域的测绘工作往往因风险高、难度大而受限,但借助无人测量船的集群协同测量能力,可以实现对水下地形的精细测绘,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测绘的精度和效率,而且使工作更加安全,数据处理更加便捷,为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交叉应用,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将使未来的水利工程测量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助力水利事业向全生命周期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工程测绘将在水利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三、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水利工程领域,工程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从水文分析、坝体监测到防洪规划,无处不在其身影。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探讨这些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效益。

1.水文分析中的应用。在某大型水库的建设中,工程测绘技术在水文分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通过遥感技术(RS)和无人机,获取了水库周边地形的高精度影像数据,通过GIS软件,工程师们构建了精细的三维地形模型。这些模型帮助他们精确计算了水库的蓄水量、泄洪能力以及洪水淹没范围,为水库的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地理信息。同时,通过对历史洪水数据的分析,GIS系统能够预测未来洪水的可能性,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坝体监测与安全评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坝体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期间,GPS和RTK技术被用于监测大坝的垂直和水平位移,以及坝体的变形情况。实时监测数据的获取,使得工程师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了大坝的安全。此外,通过长期的动态监测,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坝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为坝体设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实验数据。

3.防洪规划与管理。在某城市防洪工程中,GIS技术被应用于防洪规划中,结合遥感数据,构建了包括地形、水系、人口分布等多要素的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帮助规划者直观地分析洪水风险区域,了解城市基础设施对洪水的脆弱性,并据此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洪措施。通过实时更新的地理信息,防洪管理部门可以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策略,降低洪水对城市的影响。此外,GIS系统还能够评估防洪工程的实施效果,为未来的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4.复杂水域测绘。在河口整治项目中,无人测量船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这些船配备的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能够在深水和泥泞水域进行高精度的水下地形测绘,为堤坝设计、航道疏浚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通过无人测量船集群协同测量,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降低了作业风险,为复杂水域工程的精准实施提供了保障。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工程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不仅提升了测量的精度,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束语

总结来说,工程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科技进步与实际需求的完美结合。随着高精度卫星定位、无人机遥感、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入,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为实现智慧水利、绿色水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如何有效整合多源数据,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保障测绘数据的安全与共享,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让我们期待工程测绘在水利工程中绽放出更璀璨的科技之光,为人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写下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佳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3,(10):64-66.

[2]杨李.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52(09):98-99.

[3]闫志港,李雪莲.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06):1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