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文化与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索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钟丽丽
  
云影媒体号
2024年17期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通过分析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一系列融合路径,包括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素养的提升等,以期在新课标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课标;初中英语

引  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阅读教学内容缺乏传统文化元素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材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涉及相对较少,这使得学生难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教材内容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的深入挖掘和呈现。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阅读时缺乏对文本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从而难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尊重。

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阅读教学还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然而,由于教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学生往往难以形成这种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和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他们渴望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英语。因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多样化、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初中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往往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难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如果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他们往往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挖掘,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和提高,让他们具备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以便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传统文化与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一)更新教材内容,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要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首先应从教材内容入手。传统的英语教材往往更侧重于语言技能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对文化元素的融入则显得较为有限。因此,在更新教材内容时,我们应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加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阅读材料。

具体来说,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文学等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融入教材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除了更新教材内容外,我们还应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采用讲授和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尝试采用更加多样化、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在教授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节日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节日的乐趣。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学习和探讨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引入游戏、竞赛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和了解传统文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三)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文化视野,教师才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和提高。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向教师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探究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和分享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文化考察、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同时,这些活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语:传统文化与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措施,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峰.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9):88-90.

[2]卓开锡.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路径分析[J].校园英语,2023,(30):138-140.

[3]彭旦.新课标视域下以培养文化意识为导向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23,23(13):111-113+1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