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多元化路径的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郭鸿运 娄磊
  
云影媒体号
2024年70期
延安大学 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关于陕西足球发展的研究”(2023165)

摘要:本文在探讨基于多元化路径的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问题根源及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一套整合性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围绕“健康中国、民族复兴”及“振兴足球、体育强国”两大目标,从发展观、整体观、融合观三大视角出发,运用现状研究、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培养体系间利益博弈与再平衡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内在根源与外在行为规范相结合的推进策略,本研究不仅为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路径

引言: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其发展水平不仅关乎国家体育事业的竞争力,更是民族精神风貌与综合国力的体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陕西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探索适合陕西省实际情况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一、当前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分析

当前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学校足球、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社会足球培训机构及业余足球俱乐部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构成,这一体系在促进青少年足球普及与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培养路径单一、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脱节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同培养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整体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国内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一)国内经验提炼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份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山东省的“足球进校园”计划、广东省的职业俱乐部与校园足球深度融合模式等。这些经验表明,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

(二)国外经验借鉴

国际足坛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天才计划”、西班牙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等。这些成功经验强调了系统规划、科学训练、文化教育并重的重要性,为陕西省构建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的理论框架

基于对当前现状的分析及国内外经验的借鉴,本文构建了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以“健康中国、民族复兴”及“振兴足球、体育强国”为目标导向,强调政府、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通过资源整合、路径创新、机制完善等手段,实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系统化和高效化。

四、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体间利益的“博弈—再平衡”

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不可避免的。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国家形象的提升;学校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职业俱乐部则侧重于青训体系的建设与竞技成绩的提高;社会机构则追求经济效益与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利益协调、信息共享等机制,促进各方利益的再平衡,形成合力共推的良好局面。

五、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的全方位推进策略

(一)内在根源的深化与强化

1. 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的精细化:为确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稳健前行,我们需深入调研,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不仅要明确政府、学校、俱乐部及社会机构等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还应设立灵活的调整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如建立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设立专项研究项目等,为体系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2. 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系统化:资源整合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通过构建完善的合作平台与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深层次、全方位的融合。我们需打破部门壁垒,促进政府、教育、体育、社会等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形成合力。通过资源的高效配置,如共享训练设施、师资力量、赛事资源等,实现优势互补,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创造更加优越的成长环境。

3. 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的深度融合: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文化教育视为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基石。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将足球技能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培养既有高超球技又具备良好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外在行为规范的构建与优化

1. 监管与评估体系的全面建立:为确保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我们需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监管体系与评估机制。这包括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与流程、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等。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2.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双重作用:为激发各方参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我们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基金、举办优秀教练员评选活动等方式,对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同时,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对在工作中失职渎职、损害青少年运动员利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3.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拓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与国际足球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我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足球俱乐部、青训机构等的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的足球理念、训练方法与管理经验。同时,鼓励我省青少年足球队伍参与国际赛事与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水平,为我省足球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构建基于多元化路径的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我省乃至我国足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并重、加强监管与评估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克服现有困难,实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的飞跃。这不仅将为我国足球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也将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让足球成为连接梦想、传递希望的桥梁。未来,我们期待看到陕西省青少年足球在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唐建倦.多维统一: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3(6):4.DOI:10.3969/j.issn.1009-783X.2011.06.012.

[2] 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7(2):4.DOI:10.3969/j.issn.1007-323X.2007.02.014.

[3] 李云广,王永权.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3(6):2.DOI:10.3969/j.issn.1004-0560.2004.06.045.

[4] 孙华清.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5(2):3.DOI:10.3969/j.issn.1001-9154.2009.02.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