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渗透和应用
摘要:本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渗透和应用。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探索其对幼儿美育的重要价值,提出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提高美育质量。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渗透到幼儿园美育课程的理念、内容、方法各个方面,应注重体验、游戏、故事等形式开展美育活动,以提高幼儿的美育效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幼儿园;美育课程;渗透;应用
引言:随着质量教育的深入推进,美育在幼儿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当前幼儿园美育课程存在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美育内涵培养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其中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幼儿园美育课程中,促进幼儿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美育的重要价值和应用策略,以期为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渗透价值
(一)传统美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幼儿审美情操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要代表着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审美观念。儒家审美思想强调“义”的教化作用,主张以“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来规范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注重培养高尚情操。道家审美思想讲求天人合一,注重返璞归真,强调通过自然界的观照来达到心灵的澄明。佛家审美思想提倡“空”的理念,通过消除欲念达到对生命本质的体悟。这些传统美学思想为幼儿园美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1]。将其融入课程,通过诗词、音乐、绘画等形式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美学意蕴,可以大大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启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幼儿倾向高尚美的审美情操。
(二)传统文学艺术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包括诗词歌赋、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等,是中华民族审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境与格律的完美统一,其中的艺术思想和语言韵律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有独特的启发作用。中国戏曲讲究“言传身教”,可以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标新立异的表演形式,启发幼儿对美的感知。书法艺术突出气韵生动与结体严谨的完美结合,能培养幼儿细腻宁和的审美态度。中国绘画追求意境的自由表达,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传统文学艺术元素融入幼儿园美育课程,通过亲身体验、鉴赏引导等形式开展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应用策略
(一)整合传统文化元素进美育课程
在设计幼儿园美育课程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可以教授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代表作品,如琵琶语、阳关琵琶、高山流水等,让幼儿感受其中的旋律韵律之美;也可以教授民间音乐作品,如茉莉花、莲花落等,体会其词曲意境的结合。可以教授中国书法,从点画结构入手,从柳体、楷体等入手学习基本笔画,感受笔墨韵味;可以教授中国绘画,如梅、竹、兰、菊的写意画法,学习水墨技法表现意境[2]。可以学习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感受其押韵对仗的音乐美;可以学习古典美文,领悟其意境的美。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涉及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开展美育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特点,有选择地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开展美育活动。要把握幼儿喜爱玩耍的特点,使学习形式富有趣味性。例如邀请幼儿学习京剧脸谱的绘制方法,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有创意的趣味面具,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要考虑幼儿具象思维的特征,采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组织幼儿学习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剪裁剪贴的手段剪造富有个性的小动物、植物图案,加深认识和审美体会。也要注意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活动,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经典诗词,让幼儿领略词句中的音乐美。也可以邀请幼儿学习毛笔书法,在教师指导下体会笔锋的力度变化,感受书法线条中蕴含的韵味。通过这些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美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美育的兴趣,拓宽其审美视野,启发其对艺术之美的感知,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以传统节日民俗载体开展美育主题
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融入幼儿园美育活动,可以给幼儿留下深刻的文化体验和美的熏陶。教师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在春节前,教师可以首先讲解中国年画的历史起源和寓意,解析各种符号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年画创作活动,教会他们如何绘制吉祥图案,表达新年希望。教师还可以教授剪纸技艺,指导幼儿剪造造型生动的福字、花卉等,加深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也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学习狮舞龙舞,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民俗的热烈节日气氛[3]。在元宵节来临前,教师可以围绕灯光主题,带领幼儿学习灯谜文化,教会谜语诗歌;组织制作花灯活动,通过剪贴、描绘等方式制作富有节日风情的彩灯。在端午节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粽子的包装方法,使用吉祥图案进行创意包装设计。这些形式新颖生动的美育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体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文化熏陶和美的记忆。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美育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为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美育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如何具体化这些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还需借鉴国内外幼儿美育的成功经验。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幼儿园美育课程,必将大大提高美育质量,使幼儿的审美情操得到良好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红. 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渗透和应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3, (10): 188-190.
[2]蔡晓寒.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美育课程探究——以幼儿创意戏剧游戏课程实践研究为例 [J]. 知识文库, 2020, (23): 127+129.
[3]蒋柳柳. 在幼儿美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J]. 学园, 2020, 13 (17):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