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0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实施路径

夏怡 李秋雨 姚航
  
天韵媒体号
2024年5期
1.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221000 2.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沈阳 221000 3.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沈阳 22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00后大学生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网络作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基于0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0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为了更好地引导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结合0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打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我们还需要注重引导00后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思想认同水平。

1.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

00后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消化速度很快,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获取知识和信息,可以制作针对性强、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短视频,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些短视频可以以故事情节、动画解说、专家讲解等形式呈现,既有趣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通过将短视频发布在流行的视频平台上,如抖音、快手等,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教育效果。微信是0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工具,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创建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章、资讯、视频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包括党史、国情、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等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开展问答活动、投票调查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和学习兴趣。00后大学生习惯于在网络上观看直播内容,可以通过搭建线上直播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直播课程,这些直播课程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政策宣讲员等进行讲解,涵盖党的政策、国家发展、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直播形式,学生可以实时与讲师互动,提问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直播内容也可以进行录播,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除了以上提到的平台,还可以利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知乎等,通过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设立专门的话题标签或讨论区,吸引学生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政策宣讲员进行线上答疑,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估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际效果。

2.开展网络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

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其需求和兴趣与以往不同,需要通过调研和了解,深入掌握他们的特点、喜好和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他们对网络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00后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熟练运用各类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短视频平台等,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参与的网络平台和方式,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开展宣传和组织活动,或者通过在线志愿者平台、学校网络社团等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针对0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的活动内容至关重要,可以结合网络游戏、短视频、互动话题等方式,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参与,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关注度高的议题,设计相关的公益活动,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行动[1]。开展网络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团队,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工作,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参与者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为了吸引更多00后大学生参与网络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可以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媒体,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如发布活动海报、制作宣传视频、邀请网络达人合作推广等方式,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学校宣传栏、班级群等渠道,面向校内学生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3.防范网络谣言与不良信息的传播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判断能力,提高其识别谣言和不良信息的能力,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信息真实性辨别、谣言的特征和传播规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信息审核团队,负责对校园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监测和审核,及时发现和辟谣网络谣言,还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校园网络行为,对发布不实信息者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2]。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和监护,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增强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活动、媒体宣传等渠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警惕性,形成家校社合力,共同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学校可以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中心或委员会,负责监测校园网络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还可以建立舆情应对专家团队,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快速响应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减少不良信息的扩散和影响。

结束语:

在网络时代,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期待着通过不懈的努力,为00后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玉枝,胡树祥.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早期结合与适应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4,(03):36-43.

[2]谢艳霜.融媒体视野下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创新[J].公关世界,2024,(03):133-135.

夏怡(1993.03-),女,汉,辽宁丹东人,英国利兹大学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李秋雨(1995.11-),女,满,辽宁兴城人,辽宁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姚航(1986.05),男,汉,辽宁朝阳人,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