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战略下合肥市山口凌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资源作为现代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内容,其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更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合肥山口凌村为例,剖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导、、引进专业人才、打造特色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和完善配套设施等建议,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合肥山口凌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乡村振兴依旧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意味着乡村振兴已成为中国处理“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从中央一号文件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二十大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提出的各项政策,都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民工资、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主要对策和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快速发展。
合肥市山口凌村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社区,区位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本文通过对合肥山口凌村的实地调研,系统地分析合肥市山口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优化措施。一方面,以合肥山口凌为案例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对与其相似的乡村旅游资源目的地的发展,起到参考的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入挖掘合肥市山口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源现状
1.1基本情况
1.1.1 区位条件
合肥市山口凌村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社区山口凌村,地处合肥市东郊,巢湖北岸,东与黄麓镇相连,南与中庙镇相邻,距离合肥市中心约50公里,距离巢湖市中心约30公里,距离滨湖新区仅20分钟的车程。
1.1.2 自然条件
山口凌村庄呈“九龙攒珠”的格局,沿山傍水,村内有多条石板小路、曲径通幽,独具特色。春季,村庄内百花争艳,景色宜人,适合游客欣赏花海、采摘野菜、感受春天的气息。夏季,村庄环境清新,空气湿润,适合游客避暑、品尝夏季水果等。秋季,村庄内秋色宜人,红叶满山,是赏秋、观景的好去处。冬季,村庄内有温泉和石林,适合游客泡温泉、赏雪等。总的来说,合肥市山口凌村自然条件优越,四季景色各异,适合游客开展多种户外活动,体验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
1.1.3 资源条件
山口凌村现有乡建学堂、凌家客栈、溪畔草堂、骑行驿站、民宿组团、山林下大草坪等综合空间。乡建学堂作为综合服务中心,可容纳近100人的会务、投课及研学活动等;溪畔草堂和凌家客栈主要作为项目餐饮空间,可同时容纳近150人就餐;民宿项目可满足近80人住宿需求;山林下大草坪可提供充足的露营、团建等活动空间。此外,村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林木资源。
1.2 发展实践经验
1.2.1 建设精品民宿
合肥市山口凌村将部分传统房屋进行改造,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色韵味,同时融入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提供舒适、具有乡土气息的住宿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同时,民宿内部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自然元素,打造了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生活场景,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1.2.2 发展生态农业
为了打造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旅游景点,山口凌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具体来说,村落引导农民采用有机种植和绿色种植技术,推广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村落还将农业观光纳入旅游项目,让游客走进农田,了解当地的农业文化和习俗;村落还组织农家乐活动,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肴,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1.2.3 建设休闲娱乐设施
山口凌村建设了骑行驿站,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让游客骑行在山水之间,感受乡村风光;同时,村落还建设了书吧、休闲广场等综合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 合肥市山口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具体政策的指导
山口凌村地方政府部门并没有颁布相应的政策来指导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政策不完善。同时,旅游区也存在抬高价格,盲目宰客的问题,对口碑产生了一定影响。政策的缺乏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一,管理不合理,部分村民擅自摆摊,到处扔垃圾,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己家门口,对当地形象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毁坏。同时,管理落实不及时,休闲农家乐环境卫生不合格,“高价”宰客户,甚至是演变成了群众之间的恶意竞争,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第二,规划不合理,直接表现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不健全,乡村道路艰险不平、诊疗环境卫生条件过时、手机信号弱、互联网覆盖不完整等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混乱。
2.2 缺乏专业人才
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山口凌乡村旅游发展缺乏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专业管理人员短缺。乡村旅游业的管理者大多是当地人,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对旅游业新发展前景的了解有限,不能及时调整运营发展战略,不利于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专业的宣传策划人员缺乏。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后,宣传的滞后导致信息差,游客对山口凌不知道、不了解,不利于其旅游发展。
2.3 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山口凌的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呈现“分散”“小众”“羸弱”,基本经营者为家庭小作坊的农村经营户,缺乏科学、创新意识,不能跟紧时代潮流,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意识观念薄弱致使旅游产品单一化,没有创意。旅游景点没有很好地营造出旅游氛围,也缺乏本地特色,和临近的景区产品差异化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游客的停留时间短。
2.4 宣传手段落后
山口凌的宣传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宣传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山口凌的宣传活动陷入了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忽略了社会实践活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创新的宣传,使得村民们对外界的社会发展动态缺乏认知。第二,宣传渠道单一。山口凌的宣传活动主要以传统媒体为主,主要是通过当地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来进行宣传,缺乏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使得当地宣传活动缺乏更新和及时性,难以把宣传信息传播到外界。第三,宣传内容不够丰富。宣传内容侧重自然景观,忽略了文化底蕴、社会实践等内容。
2.5 配套设施落后
首先,就基础设施而言,山口凌的公路设施落后,公路质量较差,路面坑洼不平,车辆行驶速度较慢,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水利设施落后,没有排水系统,河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劣。其次,就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而言,没有明确的道路指示牌,也没有规划性的停车场,以及卫生间等公共设施。配套设施的薄弱使山口凌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也使整个乡村旅游资源分散与闭塞。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配套设施总体呈现“散小弱”,规模不大、品质不高,整合不足、带动不强,亟需全面升级和加强。
3 合肥市山口凌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建议
3.1 加大政策引导,健全管理机制
首先,当地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有效的政策管理规定,从政策视角健全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难题,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督管理,严格查处乡村旅游中不合格的“宰客”行为和环境卫生标准,出台制约的政策,继续提高口碑,增加乡村旅游运营者的非法成本,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乡村旅游环境。其次,相关管理部门还应组织培训,组织乡村旅游运营者参与,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规范其行为。再者,合理整体规划,运用和保护文化历史资源,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吸引住更多游客。
3.2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人才素质和能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要素,务必引起政府机构和有关企业的重视。第一,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人才。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通过招骋,引入接受过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毕业生,也可与学校签署定期培训计划。同时,可以聘请大学教师作为顾问,请他们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专业的建议和意见。第二,对在职的工作人员开展文化素质、服务理念、个人专业技能等层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还可以带领工作人员到其他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参观考察,总结借鉴经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建立健全培养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制定和实施相关激励措施,积极引进乡村旅游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才。
3.3 打造特色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
山口凌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美食文化,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中,要“摆脱乡村旅游产品的低水平和周期性、单一化”类似的顽症,持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首先,因地制宜,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山口凌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手工艺品等,充分挖掘山口凌的资源特色,探索其中可开发价值,打造符合当地的特色产品,创新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旅游产品。其次,也可以根据大众游客的需求、爱好进行开发研究,如乡村小镇、康养旅游、亲子研学等旅游形式,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3.4 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
“5G时代”已经来临,全面宣传“互联网+”早已变成全国各地宣传策划自身特色的“标准”。许多“网络名人”打卡景点利用“媒体”一夜成名,吸引住了大量游人,造就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口凌的运营主体要增大宣传力度,通过自媒体或者网络的形式,向游客展示山口凌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吸引游客,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山口凌运营主体也要注重宣传的策划,对其品牌进行包装,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3.5 完善配套设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口凌要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污水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间、规划得体的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要注意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整合资金,多元化建设,不断形成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推进乡村通信网络、饮用水点、加油站、指示指标、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服务。努力解决景区服务设施滞后、游客游园好感度低的现实问题,提高各景区的接待能力,提高合肥市山口凌村的旅游质量,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4 结语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乡村经济、扩大乡村产业、提高乡村收入、保护乡村文化等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山口凌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典型引路、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农为本,以人才振兴为突破口,意图打造生态、生产、生活 “三生合一”的“乡村CBD”,形成城乡文化及风貌、新村民与原住民融合共生、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 陈月娜.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扬州市宝应县为例[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 26(2):4.
[2] 权丽华, 张珊珊.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探析——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J]. 现代农业研究, 2023, 29(1):5.
[3] 朱文静, 张琳悦, 李泽成,等. 智慧文旅背景下海口石山火山群乡村旅游发展策略[J]. 旅游纵览, 2022(5):3.
[4] 杨婧, 王毅, 孙启元,等. 基于SWOT-AHP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评价[J]. 青海科技, 2022, 29(3):11.
[5] 刘俊, 王胜宏, 余云云. 科技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关键问题的思考[J]. 旅游学刊, 2021, 36(9):3.
1作者简介:钟影(1991年-),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规划开发。
基金项目: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项目(Awky2022031);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wky202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