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资产证券化的国企基础设施盘活模式探索与实践

路小曼
  
天韵媒体号
2024年9期
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30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的金融手段,可以高效激活固定资产,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广大的使用潜力。本文深入探究了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制以及其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资产中的具体运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在当前执行中所面临的各种主要挑战,接着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建议,这些建议的目的在于加强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上的实际应用,同时提升这一金融方式的市场认同和投资者的信赖度。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国企基础设施;融资结构;风险管理;市场透明度;信任机制

引言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持续深化的大环境中,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创新型金融方案,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逐步扩大,在那些固定资产集中的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部门显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能和经济效益。尽管在国有企业中资产证券化为基础设施资产注入的资金和增加了经济收益,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面对多重挑战,这严重限制了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成效和进一步进展。本文的目标是深度探究资产证券化在国企基础建设方面的使用情况和所遭遇的挑战,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期望能促进国有资金的高效利用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健成长。

一、资产证券化的机制与国企基础设施特性

(一)资产证券化机制

资产证券化是一门将流动性较慢的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市场证券的金融手段,该策略不仅提升了资金流通能力还有助于风险的分散,通过将庞大和长期的公路、桥梁等的固定基础建设资产转化为特定的金融框架内的可交易证券产品[1]。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使这些建设项目能极大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其中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的投资者,从而扩大了资金来源,降低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财务负担。然而要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运行,必须依赖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一个稳健的市场架构,这主要决定了该金融工具能否在某一特定市场中得到高度认可以及其在长期内的市场表现。

(二)国企基础设施资产特性

国有企业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通常涉及巨大的成本和长时间的回收周期,这种高成本、长时间周期的特性使得资产无法迅速变为实际的现金,从而对企业的财务流动性和稳健性造成影响。这些资产常常与公共利益有关,包括交通网络和水供电系统等,因此更常受到多重政策及法律规定的影响和约束,这无疑增加了资产管理及资本运营的复杂性和难度[2]。考虑到基础设施资产的地域特性和其长久的耐用性,这给其在市场流通和价值评定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特殊的挑战。通过精心设计与有效管理,资产的证券化为那些流动性大的基础设施资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并为国有企业开辟了一条创新的资金筹集和操作途径。

(三)资产证券化应用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水利、水电、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该公司在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将其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基础设施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通过资产证券化,长江三峡集团成功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资金,为公司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通过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来筹集资金的,这样的措施不仅可以为政府减轻经济负担还可以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从而让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潜能;同样推动了对风险管理方式的改善,通过市场的策略风险可以被有效地分摊,从而减轻由单一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二、资产证券化实施中的挑战

(一)法律与政策障碍

实施资产证券化时所面临的法律和政策上的挑战不仅是金融创新与现有制度之间的一大鸿沟,还突显了跨部门合作的深度与复杂性,当前的法律和规章常常不能适应资产证券化快速增长及其特殊需求,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该机制在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广泛运用。不够稳定的政策或缺乏远见为资产证券化的执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政策经常变动或对新兴金融领域的过度控制,可能会抑制市场成员的活跃度并削减资产证券化方案的魅力和实施性。金融监管部门与决策者在信息上存在不均和对市场趋势的理解有差异,这可能会导致制定的策略与市场真实的需求存在不匹配,进一步影响资产证券化的效果与功效。

(二)融资结构和风险管理问题

资产证券化主要涉及的是规模庞大的基础建设项目,这类项目不仅对资金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还需要长期的资金管理,如何规划一个合适的资金流转和偿还策略以确保及时的资金注入和风险的控制,这无疑是制定融资结构时必须重点考虑的议题。风险管理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鉴于基础设施项目所具备的独特性与高度复杂性,诸如建设阶段、运营以及市场的风险等都亟待通过细致的管理手段来达到有效的监控。在处理这些大规模、高投资的项目时,如何进行准确的风险估计和定价策略以及如何在证券化产品设计中融入风险缓解方案和在项目执行期间持续监测和调节风险,均是风险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4]。

(三)市场接受度与投资者信心

由于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项目常涉及众多的政府和行政措施,这进一步加剧了投资方对于项目未来收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担心,项目运营环境可能因政策的突然改变而发生显著波动,这会进一步改变项目预期的盈利情况以及对其风险的评估。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受到市场透明度的作用,在资产证券化的步骤中若不能给出包括资产品质、项目运作情况及财务状态等在内的全面透明的数据,投资人可能因存在信息不均而感到犹疑。这种市场体系的不成熟和投资者信任的易损性,毫无疑问地增加了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执行难度,进一步限制了该模式在更宽泛市场上的普及和接纳。

三、优化资产证券化战略

(一)法律政策的改进

政府应当出台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法律规章,专门关注资产证券化操作的多个方面,例如资产储备的建设、信用提升措施、资产法律状态的转换以及资产证券产品的分发和交易过程;为增加市场上的信赖度与参与性,这些标准应当深入地阐述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并涵盖风险揭露和财务透明化的规定[5]。构建和优化争端处理和法律救助机制是改善法律政策的一个关键步骤,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产的所有权以及债务的责任等法律纠纷,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迅速的响应系统和权威法庭,确保相关项目可以迅速且高效率地解决这些纠纷并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这可以有助于保障投资者的权益,预防市场的操纵和欺诈以及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成长。

(二)融资结构创新与风险管理强化

为了创新融资结构需要多维度的努力,例如采纳优先级股票、次级债务和普通股等分级的资本配置,这种分级配置不仅能更有效地分散市场风险还能吸引各种不同风险倾向的投资者参与[6]。长江电力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发电企业之一,曾经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长江电力通过发行优先股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优先股的发行为长江电力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来源,优先股股东在分红和清算时享有优先权,从而吸引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参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有责任建立一个完备的风险评估机制,涵盖市场、信用、流动性及操作性风险的各个方面,采取严格的风险评估措施并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所有可能的风险元素都得到了妥善的识别和定量处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通建设”)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融资需求和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挑战,交通建设积极探索可转换债券和期权等创新金融工具以提高融资的灵活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交通建设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包括市场、信用、流动性及操作性风险的全面评估,采取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三)市场透明度提升与信任机制构建

需要确保信息披露的标准与有序,并且要求所有参与资产证券化的公司和实体,不仅在证券开始发行的时候还要在证券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按时提交详尽的财务情况、风险分析报告和项目的发展状况,这些报告应当涵盖资产的品质、现金流动的稳定、债务的构架及可能对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消息。通过设立一个独立的、由第三方进行评价的机构,该机构定期地对资产证券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与审计,以给予投资者基于真实情境的第三方建议,并增强其对这些项目的信赖感。创建和持续优化政府与市场的监督机制,政府和相关的监管当局都应当加大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督和引导力度,以确保每个参与者都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定和道德标准行动。促进行业内的自我规范,例如成立行业内的协会并通过这些协会来确立统一的标准与伦理准则,实行行业的自我监管,增强整个行业的公开透明度与信赖度。

总结

本文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在国企基础建设中的实施,明确了在当前执行阶段所遭遇的核心难题并为此提出了优化措施,实施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应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障碍、资金筹集和风险管理的难题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还能对国营企业的基本建设资产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更加高效地推进国有企业基础设施的振兴,提升其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而为资产证券化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提供更多的洞见与方法论,同时在促进国有资本被高效运用以及确保金融市场健康稳定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涛.如何推动合资铁路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J].中国外资, 2022(14):84-87.

[2] 何余.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 2021(22):43-45.

[3] 朱小能,苏皓,郝一珺.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基于微观企业视角[J].世界经济, 2022, 45(10):160-184.

[4] 杨玲萍.资产证券化在PPP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12):4.

[5] 陈媛.资产证券化在国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上海商业, 2022(8):125-127.

[6] 张洋.国有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版, 2021(2):2.

姓名 路小曼 出生年月 1986.3.15性别,女 河南省舞钢市人, 汉族

职称,中级会计  学历, 本科 会计学 研究生在读 企业管理  研究方向    投融资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共享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