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情境创设的“游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

蒋新兵
  
天韵媒体号
2024年23期
陇南市第一中学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随着高中生物学教学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课堂环境的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更新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中,情境创设与“游戏教学法”的融合,为高中生物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该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创设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相关的情境,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和应用知识。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生物学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高中生物

一、实施过程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游戏设计不贴合课程内容

在游戏设计过程中,若未能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将导致游戏与教学目标脱节。这种情况下,游戏可能仅仅成为课堂上的娱乐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游戏教学法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确保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实施游戏教学法时,往往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性格、兴趣或能力等因素,在游戏中表现得更为积极,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显得较为被动。这种情况下,游戏教学法无法充分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忽视学生情感教育

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游戏中缺乏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情感素质的培养,这就容易产生一些情绪甚至心理健康的问题。

二、解决策略

(一)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游戏

为确保游戏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充分了解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游戏设计提供依据。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环境。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模型等手段实现。例如,在讲解生物进化时,可以创设一个古代森林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情境创设,设计游戏的规则和任务。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任务要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可以设计一个“能量传递”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移动不同级别的生物来模拟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同时,要确保游戏内容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遗传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基因拼图”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遗传规律。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的互动性、竞争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参与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知识的问答环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更深入、更复杂的探究任务。比如,在学习《酶的作用》这一章时,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只要求通读课本,记忆课本知识,而对于基础练好或者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学习完课本的情况下,延伸拓展《核酶》等课外生物读物。要确保游戏任务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路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游戏设计。在游戏中,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也要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优点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个性化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在游戏中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等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为避免过度依赖游戏教学带来的问题,教师应将游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设计教学情境和游戏活动时,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感、探索精神等。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可以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也通过模拟真实或虚构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设计具有生物特色的情境和游戏活动,如通过模拟生态系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引入生物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生物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生物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应用,已展现出其显著的教学效果和优越性。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创设多种游戏情境,不仅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更重要的是,此教学法有效地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对于教师而言,此方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互动的教学工具,使其能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和反馈,进而调整教学策略。综上,情境创设的“游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颖.让高中生物教学在游戏教学法中绽放光彩[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7):96.

[2]童春水.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J].中学生物学,2003,(01):17-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