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博物馆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初中阶段的美术老师也开始注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高效高质的美术课堂。老师通过借助博物馆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核,从而完善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初中美术;融入策略
一、借助现代技术,创设融合情境
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老师和学生探索新知的渠道和形式越来越多元。博物馆内资源非常丰富,是多学科知识的集中体现。初中美术老师通过借助博物馆资源,将美术知识和技巧、历史地理文化和现实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全面的艺术课堂,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素养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比如,在学习《笔墨丹青》单元中的《寄情山水》章节知识时,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博物馆的线上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美术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沉浸式感知的过程中,进行文化艺术赏析。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虚拟展馆功能,例如南京博物院艺术展馆中的“初看江南第一州-明代以来书画中的金陵景观”,着重强调了书法绘画和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对文化的构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线上参观的方式,对“历代绘画馆”进行欣赏,并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家和创作的山水作品内容进行鉴赏和分析。这种突破时空局限的线上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深刻感知并理解每幅山水画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形态,从而调动学生线下博物馆参观和艺术作品鉴赏的兴趣和热情。
二、挖掘美术元素,锻炼鉴赏能力
初中美术教材通常是遵循一定的主题来进行编排的,因此美术老师在将融入博物馆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对博物馆中的主题性教育元素进行挖掘,以便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具针对性的美术课堂。主题性教育元素包括了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探究、交流、思考、互动、分享等内容,需要老师通过前期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炼出具有争议性和可讨论性的议题。由于本区域内的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江海文化博物馆、城市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等,能够为初中美术的主题性教育活动提供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资源。比如,在学习《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江海博物馆中的“流金岁月-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文物特展”主题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文物、了解历史,能够对鼓浪屿地区的文化魅力、对外开放前兼收并蓄的城市气质、以及中华民族的文明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在了解这些工艺作品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美术形态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进行还原,从而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之余,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设置研学活动,提升美术素养
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形态,能够更为直接的向学生展示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内核和价值观念。基于此,初中美术老师在融合博物馆资源和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立足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定期组织开展美术学科专项研学活动,通过以实物为依据进行博物馆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完善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比如,老师可以在制定研学计划的时候,细化本学期需要完成的研学主题、形式内容和路线等,分年级开展博物馆研学活动。比如,七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更多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切入的,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美术知识的初步学习。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开展城市文化主题的研学课程,并设置主题为“变迁中的家园-民俗博物馆游学”“园林探险-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游学”等。再比如,九年级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相对完善的美术知识系统学习,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更多以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为主,对学生历史文化等相关学科知识基础提出一定要求。因此老师可以开展历史文化主题的研学活动,并设置主题为“匠心雅艺-雕刻艺术游学”“蓝白之美-瓷器赏析之旅”等。这种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从多元视角切入,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和鉴赏水平。
四、明确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发展
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老师还需要在教学之余组织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首先,美术老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美术功底和美术素养进行了解,以此为后续线上线下博物馆资源的探寻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可参考信息。其次,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现状,预设多元化的实践、研学、创作活动,尊重并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此外,老师还可以邀请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加入进来,通过构建家校共育的培养模式,了解学生课后地方博物馆资源游览和学习的情况,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彰显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
结语:
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到初中美术课堂的方式和路径是丰富多样的,美术老师需要充分结合初中阶段美术学科教学的目标、美术教材知识的编排等,借助现代多媒体资源和区域内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学生创设不同主题的美术课堂,引导学生在具有文化传承和实践意识的美术学科氛围中,强化自身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学生后续的艺术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融,王晓玲.博物馆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路径探析——以新疆博物馆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3,(18):172-174.
[2]王家乐.基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古建筑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DOI:10.27729/d.cnki.ggdjs.2020.000066.
[3]陈洁.博物馆资源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路径探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0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