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化技术,识别、保存、展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一种数字化的载体。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皮影戏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与意义,以及数字化时代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化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皮影艺术,其保护和传承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皮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其产生的冲击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皮影戏的文化价值与传统特色
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皮影戏从明朝到清朝,经过数百年的不断继承和发扬,在其自身的艺术和表演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特点。皮影戏是在民俗文化基础上,融入当地的民俗、神话、历史等,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皮影戏是一种由皮影、音乐和声腔组成的艺术形式,它是由皮影戏中的角色在光线中投射出来的,用来讲述不同的故事,传递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皮影戏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只有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创新与传承,才能让它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生,持续地带给人民艺术上的享受与文化经验。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本文从数字化技术的角度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
(一)记录与保存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与保护的手段,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其得以永久地保留下来。
(二)展示与传播
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比如建立数字化展览馆、网上平台等,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三)教育与研究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藉由数位的陈列及线上资源,学生与研究者可以方便地获得有关的资讯,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
(四)保护与管理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档案与数据库,以达到对其进行管理与保护的目的。
(五)互动与参与
数字化技术可以推动大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在互动的数字平台上,使大众能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增强了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可以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数字化技术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成功案例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实例。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北京故宫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为参观者提供了更为真实、立体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体验。利用手机“AR”技术,游客可以在虚拟现实中体验到历史遗迹的魅力,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兴趣。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通过数字化技术及互联网展示平台,将中国乃至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展现中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三)拉斯科4号(国际洞穴艺术中心)
法国拉斯科洞中的壁画,1948年对外开放,但十多年后,洞窟内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霉菌,腐蚀得很厉害。技师们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毫米级的精度,再现了岩石纹理。它的内部结构经过了声学,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调整,使之与真实的洞窟相吻合。馆内的互动数码大银幕及沉浸式电影院,将放映有关史前石窟及世界各地石窟壁画的影像资料,具有教育与宣传功能。
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记载、保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皮影戏的传承现状
皮影戏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传承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人技艺传承困难
皮影戏的精髓在于它的创作与演出技巧,而这一点,则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完成。但是,皮影戏艺人的传承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收益也不高,这就造成了皮影戏艺人的传承非常困难,因此,许多年轻人对这项技术并不热衷。
(二)市场需求下降
皮影戏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渐淡薄,导致其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下降。传统的演出形式与内容很难对青年受众产生吸引力,造成了传承的困境。
(三)经济困难
皮影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其中包括资金的投入、场地的租赁和宣传等。然而,随着传统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少,许多传承人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传统艺术的传承很难继续下去。
(四)现代化冲击
皮影戏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两难境地。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是高科技和高清化的娱乐形式,传统的皮影戏表演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皮影戏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处于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皮影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数字传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皮影戏传承的关键环节。
五、皮影戏数字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应用难题
皮影戏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其传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数字化处理时,还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如: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精确的记录与保护,以及如何在数字化平台上展现其艺术魅力。
(二)文化保护与版权问题
皮影戏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形态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在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其文化的保护与著作权的保护。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皮影戏艺术作品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三)传承主体的逐渐减少
随著时代变迁,皮影戏的传人群体日渐式微,而年青一辈对皮影戏的兴趣也大不如前。数字化传承人数量的锐减,会造成传承链条的断裂,无法获取充分的技术传承与演出经验,进而影响数字化传承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四)数字鸿沟与社会包容性
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部分区域或群体因缺少数字化、网络化等原因,不能完全融入其中,形成了数字鸿沟。另外,在数字遗产的继承过程中,还会出现文化上的歧视,因此,必须注重社会包容与文化多元化,保证所有人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
(五)长期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传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维护与更新。皮影戏的数字化传承,既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巨大的投入,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之与时代同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保证数字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六、皮影戏的数字化传承路径
皮影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之路,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数字化记录和保存
以文字、图片、声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对皮影戏的演出、传统轶事、音乐、声腔等进行数字化的记载与保护。从而保证皮影艺术中的各个要素都能得到永久性的保护,并为后世研究提供方便。
(二)建立数字化平台
建立一个专用的数字化平台,例如网站、手机程序等,对皮影戏的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介绍与宣传。平台包括影视欣赏、历史介绍、表演技巧教学,让更多的人认识、学到皮影戏。
(三)数字化展览和演出
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对皮影戏进行数字展示。这一过程可采用虚拟现实(VR)或在线直播的形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享受到精彩的皮影戏。
(四)教育培训项目
通过数字化技术,把皮影戏的演出技巧、历史、文化等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皮影戏的传承群体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工作坊和讲座等方式来实现具体的学习。
(五)数字化创新和互动体验
运用数字化技术,创新互动皮影表演及体验活动,加强观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比如,为皮影戏制作数字游戏,或者让人身临其境的体验;引进“剧场+”理念,集演出、文创销售、影友DIY制作体验、VR观影体验等多种业态于一体,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有效推动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好的满足数字时代的需要,还能给受众带来更加方便、更加丰富的皮影文化体验。
结语:
总之,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与新可能。数字化传承在给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规范、内容保护和传承主体失语等问题。为此,急需对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持续的研究与创新,以保证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志,蒋晓.无锡惠山泥人游戏化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3):149-150.
[2]王玉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教育传承[J].大舞台,2012(6):188-189.
[3]宋欣欣.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20(1):84-86.
[4]王玮,韩鹏,黄琳皓,罗亦然.SOLOMO模式下在线旅游产品的交互界面设计[J].创意设计源,2018(3):60-65.
[5]张慧如,盛瑨.浅谈传统皮影戏的数字化拓展[J].艺术教育,2019,0(2):174-175.
黎栋梁 出生日期: 1982年11月,性别:男 民族:汗族 籍贯:湖南省长沙市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演员 单位名称: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单位职务:副团长 研究方向:皮影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