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土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运用与实践探索

徐媛妹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0期
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幼儿园 226405

摘要:本文致力于探讨乡村文化资本在德育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对两者内在含义的深度解读,发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论述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实施考察与感悟,包括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创建个性化氛围与举办主题活动的创新应用路径。旨在摸索德育实践的目标设定、执行流程以及保障机制,为乡村文化同德育教学的整合提供新视角,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创新运用;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德育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发掘多样化具有独到风格的教育资源变得尤为关键。本土文化宝藏中积淀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德育意义,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德育教育增添了更强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探索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创新性地应用和实施本土文化资源,充实德育教育的内容架构,增进学生对故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增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1乡土文化资源与德育教育的内涵

地方特色文化资产代表了当地居民在延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累积的实体与非物质的宝贵财富,包含了古迹遗址、民间习俗、古老技艺、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以及乡村规范等元素。这些资产不仅是居民情感与记忆的寄托,也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德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品质、规范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理念。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乡土文化中蕴含的诸如诚实守信、和睦相处、勤勉坚韧、敬老爱幼等优良品德,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生动的例证和典范,而乡村规范所展现的社会规则和秩序则帮助学生更直接地领悟道德规范。

2乡土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运用

2.1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融入

教育工作者需深入发掘本土的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将本地区的历史传说作为教材编写的素材,向学生传授前辈们的不懈追求和高尚品格。通过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重现本土节日的场景,让学生在参与中领会节日所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组织学生团队进行探索性学习,研究本地建筑风貌,探讨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理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播放本土手工艺的制作影片,展现民间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敬业精神,唤起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优良道德的崇敬之情,把教室转化为传播地方文化和德育知识的有生力量之所在。

2.2 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开展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郊野,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研究本地历史悠久的村庄规划及其宗族伦理传统,学生通过田野调查、与村民对话,掌握宗族和谐相处、街坊互帮互助的习俗。举办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制作宣传画册、创作推广文案,向社区大众传播传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组织学生加入关于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制作,涵盖从主题选定、实地摄影到剪辑成品的全程,让学生深刻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道德修养。

2.3开展乡土文化体验活动

踊跃推进家乡文化实践活动对于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深入民间工艺工坊,掌握如剪纸、制陶等民间技艺,亲身实践去感受工匠们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工匠文化。策划学生加入地方传统节庆的准备工作中,传统庙会布展,使学子了解节庆中的礼节习惯和人际互动的规则,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举办地方特色美食烹饪竞赛,学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理解蕴含其中的家庭文化与传统情感,增进个人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3乡土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3.1实践探索的目标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运用旨在达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核心任务在于打造一套全面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深度整合乡土文化的元素进入道德教育的课程、活动以及校园氛围建设,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提升吸引力和感召力。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利用乡土文化所包含的优秀传统和人文精神进行滋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的真谛,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重点在于培育学生对本地文化的深情厚谊和强烈的归属感,唤起他们主动继承和发扬本地文化的意识与责任感,确保乡土文化在当代社会能够持续发展。

3.2实践探索的实施步骤

筹备环节,组建了一支专注的研究小组,全方位考察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拟定了一份贴合实际的操作方案。执行环节,一丝不苟地遵循方案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周期性地搜集反馈资料,对方案进行适时的修正和完善。系统地梳理了整个实践进程中的资料,深刻反思了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起草了一份实践总结报告,广泛地展示了实践取得的成效,主动分享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3.3实践探索的保障措施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断推动地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及专业技能的交流研讨,倡导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的深入探究,并设立专门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在资源整合的支持上,强化学校与地方文化单位、社区及家庭之间的深度联动,统筹各类资源,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打造一个多维度的评价机制,融合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的评分、家长的反馈以及社会的评价,全方位、公正地评价实践成效,根据评价反馈针对性地优化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探索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语

乡土文化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运用与实践探索意义深远。通过系统整合与深度挖掘,为德育注入新活力,让学生在熟悉的乡土情境中感悟道德真谛,传承文化精髓。实践中会遇挑战,只要坚持创新、协同推进,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兼具道德修养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推动乡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弘扬,为构建富有特色与内涵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开启德育与文化共荣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文芳.挖掘乡土资源夯实德育实践[J].河北教育(德育版),2023(1)

[2]李艳艳.乡土地理资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28):I0010.

[3]梁月球.谈构建校园乡土文化创造学校德育特色[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