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分析

王丽媛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2期
身份证号 6422261995****0027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和我国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是主要工作。煤矿设备在极端苛刻的作业条件下运行,极大地增加了故障发生的概率与风险。成为提升管理效能、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精准监测、实时分析与预测性维护,从而提前识别并规避潜在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为煤炭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营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信息化;智能化;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

引言

基于标准化管理的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意识到推进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特点,合理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快标准化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智能化技术,从多维度出发推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朝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煤矿机电设备概述

煤矿机电设备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用于采矿、掘进、运输、通风、排水和安全监测方面,支持煤矿高效、安全和可持续运营。采矿设备包括采煤机、截割机和装载机,用于煤层切割、装运和提取。掘进设备包括隧道掘进机、顶管机,用于煤矿巷道的开挖和支护。自动化掘进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和作业质量,并减少人力劳动强度。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管道,用于煤矿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排除有害气体,提供优质的工作条件。自动化通风系统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测煤矿通风状态,并自动调整通风设备,保障矿井的安全和正常生产。安全监测设备包括瓦斯抽放系统、火灾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煤矿环境。

2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发展,在多个部门的联合下颁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区要提高对煤矿行业智能化的重视程度;各地区政府与企业紧跟国家政策相继制定地方政策与企业标准,在明确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的同时,推进了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的持续优化与快速发展。现阶段,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在煤矿生产领域,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搜集、传输与处理,为煤矿生产与设备运行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许多煤炭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积极构建机电设备智能化管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便于设备运行参数、运行状态的实时展示,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这些均对智能化管理效果产生极大影响,需要在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领域不断加强技术研究与探索,为煤矿生产助力。

3基于信息化与智能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状况监测与诊断策略

3.1数字孪生驱动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数字孪生技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不仅在设计阶段为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更在运行和维护阶段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在设计的预期世界中,煤矿机电设备的工程师们会依据过往的经验数据、设备的历史版本知识以及煤矿特有的环境因素,来明确新设备的设计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涵盖了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包括了对煤矿特殊工作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师们可以在解释世界中,利用一系列的需求模型、功能模型和产品模型,对设计要求进行反复的验证和优化。然而,数字孪生的真正亮点在运行阶段才得以充分体现。当设计完成并验证后,解释世界中的虚拟模型将被投影到外部世界的物理实体上。这些物理实体,即煤矿机电设备,将在煤矿的严苛环境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设备的状态、行为和性能数据会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回解释世界,以更新虚拟模型。

3.2智能化采煤设备

智能化采煤设备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具有自主识别、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可以更准确地实现对煤矿工作面的切割、装载和运输,从而提高了采煤效率和质量。智能化采煤设备的应用使得煤炭开采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通过感知系统,智能化采煤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工作环境,判断煤层构造及地下状况,做出智能化决策,调整工作模式和参数。智能化采煤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复杂计算和精细调整,实现智能作业,降低了人为操作风险,提升了工作安全性。此外,智能化采煤设备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减少了采煤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远程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采煤效果,并进行远程操作,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这种智能化采煤设备将推动煤矿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3故障识别与恢复策略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运维体系中,故障诊断与修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了最大化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保障生产效率,以下将从三个维度——先进诊断工具的应用、精细化的诊断流程构建,以及维修记录与档案管理的优化,进行深入剖析。煤矿行业普遍采用了一系列高科技的诊断设备,如智能巡检机器人、高精度谐波分析仪等,这些工具如同设备的“听诊器”,能够深入探测设备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电流波动等细微变化,并生成详尽的“健康报告”。工作人员依托这些数据,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识别设备潜在的问题区域,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故障识别的效率,还确保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快速恢复设备运行状态奠定了基础。一个高效且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是确保设备快速恢复运行的关键,流程主要涵盖从故障初步发现到深入诊断与定位,再到维修方案制定、实施与验证的全过程。在这一流程中,工作人员需紧密结合预测模型的预警信息与现场实测数据,运用专业知识与经验,迅速锁定故障根源,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

3.4数据采集与整合模块

基于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智能终端可以采集机械运动轨迹、电流电压、振动噪声、温湿度等多种状态数据,并在采集端完成数据的融合与预处理。考虑到井下特殊环境对信号质量和网络带宽的影响,该系统设置了缓冲机制,配置工业级RISC微处理芯片和可编程自动控制集成电路,实现125Hz的高频率信号采样,过滤抗干扰能力高的原始数据流。存储和通信子模块支持融合有线无线多种异构网络,组网协议采用IPv6实现自动配置和密钥验证,宽带网络的上传带宽大于10Mb/s,确保实时稳定上传大量状态数据。云端采用流式计算框架,对时序数据流进行ETL处理,包括格式标准化、脏数据过滤、时间校正和压缩等,并使用Kafka技术对数据流进行分区,实现水平扩展的高效数据摄取。此外,非结构化维保日志、检测报告等文档还需要OCR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提取结构化状态参数。经过数据清洗融合的各类状态数据,将被统一组织到列式数据库中,构建煤矿机电设备多维度的历史状态数据集,为后续的模型分析、训练和预测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结语

对煤炭企业不同业务、不同工序的应用情景,通过挖掘和分析煤矿生产中的大量数据,结合具有不同行业背景的多领域知识。智能监测技术将继续在煤矿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为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煤矿应积极采用并不断优化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市场竞争,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化维修管理。这些措施的制定可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煤矿的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金燃.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4(05):70-73.

[2]陈会利,邵华一.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护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4,60(07):170-172.

[3]韩飞.基于人工智能的煤矿地面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7):150-152.

[4]孙延聪,艾国防.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矿掘进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防方法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5):359-3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