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命题趋势与教学策略

孙雪妍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2期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摘要:伴随着新高考改革力度的持续加深,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也逐渐朝着个性化以及选择化的方向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教学改革与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地理在高考中有着重要地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地理知识,缓解高考压力,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的命题趋势,并加强教学策略的改革与创新,以有效突破和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地理综合素养有效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命题趋势;教学策略

如今教育事业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调整,在加上新高考制度的影响,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帮助学生有效应对高考压力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以必须要深入加强高中地理教学命题趋势的深入研究,并且加强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以求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命题趋势分析

(一)高考试题综合性与开放性明显增强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考试题目也有了一些新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增设了一些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内容,做出这种变化,不仅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内容,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与理解地理知识,从而真正的实现地理综合素养的提高。

比如说,2019年的高中地理全国高考试卷中就增设了开放性与综合性的试题内容,即根据美国的气候及环境因素,分析美国龙卷风形成的原因及对生活的影响,这样的题目不仅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考察,而且也能够无形中体现出学生的生态观和价值观[1]。

(二)更加注重使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难发现受到传统高考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应试性,即为应付高考,导致地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因此导致学生无法借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命题趋势的变化,教师的具体的教学期间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结合,特别应该注意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强现实生活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三)强调学生的生态理念

受到新高考改革的影响,各学科考试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尤其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更加的关注学生生态理念的发展与考察,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人、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生态发展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自觉遵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维持生态平衡。因为,在具体的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人与自然有关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生态知识的认知,强化学生的生态观念,以高效应对高考。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创新

(一)落实案例教学法

基于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地理命题趋势的变化,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强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注重及时拓展教材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能力以及迁移能力,实现地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学生播放与西北地区有关的生活案例,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对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逐渐探索解决措施。通过实际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对解决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比如说要求学生以家乡为例,调查周边是否有水土流失情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如此不仅加强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也能够为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提供重要助力[2]。

(二)积极开展问题教学

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也很难提高,而这并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甚至不利于学生应对高考。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分析高中地理命题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问题教学,即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例如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设置问题,比如说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此,不仅保证了课堂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效率,而且还能在合作学习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形成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这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加强信息技术手术的利用,不仅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自身的多元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以“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直观的呈现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城镇化的理解,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区域认知能力,进而构建更加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实现自身空间能力以及知识用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在新高考背景下面临着很多新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加强对命题趋势的分析与探索,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帮助学生缓解高考压力,积极应对高考,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张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命题趋势与教学建议[J].高考, 2021,(29):13-14.

[2]陈业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创新与案例设计[J].高考, 2024,(14):47-49.

[3]张武.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3:5.DOI:10.26914/c.cnkihy.2023.0061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