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摘要:教育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中的双螺旋模式,主要为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应用性较强的教育模式,强调两个教育领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以便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详细分析。高职院校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双螺旋模式,让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紧密和高效的教育生态系统,给予学生诸多有利的学习条件,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双螺旋模式;探索实践
引言:
高职院校在现阶段探索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的应用方法时,为确保能形成符合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可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课程与教学融合、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等。利用有效的方法着重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的概述
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主要包含教育理念的融合和课程与实训的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深化等。以下便开展了详细的论述。(1)教育理念的融合。现阶段,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已成为必然,高职院校为确保教育教学成效,将创新专业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中,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保障教师教学观念的先进性,为形成符合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2)课程与实训的结合。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新阶段,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要,,科学合理的预测并确定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增加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和创新实训激励的实训内容,加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利用双螺旋模式提高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技能。(3)校企合作的深化。高职院校与社会中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和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产教融合,不仅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还实现了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的落实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领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实践方法
2.1做好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为确保双螺旋模式能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可在做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构建联动管理体制和成立专创融合教育领导小组等,从多方面确保顶层设计开展的有效性,达成既定的双螺旋模式应用目标。高职院校构建联动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可通过有针对性完善高校和政府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联动管理体制,在整体上成立三者联合的三螺旋主体共建共管共育委员会,从多方面和多角度凝聚优势资源,赋力教学。高职院校成立专创融合教育领导小组的过程中,可通过让校长担任组长,让学校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以及科技处等多方面进行参与,科学分工,让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让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
2.2加强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高职院校也可在教育发展新阶段,通过推动课程深度融合和创新实训基地等有效方式,让双螺旋模式在落实的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高职院校推动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确保融合包括思维融合和知识融合以及实践融合等,将知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高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在创新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可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技能。
2.3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教育发展新阶段,学校优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资源互补,还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加强实习管理等,达成既定的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可通过与企业加强协商,有针对性的面向学生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和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共同实践教学体系等,让经优化的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让双螺旋教学模式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在加强实习管理的过程中,可通过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对学生开展实习管理,即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到实践实习场景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加强质量评价和反馈
高职院校对专创的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进行落实时,也可通过加强质量评价和反馈,如开展质量评价和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等,实现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的落实效果,着重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开展质量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可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展该项工作,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可通过有针对性建立长期质量评价机制,让评价机制一直具备较强的应用功能,促进专创融合教育的持续优化,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5加强制度与政策保障
高职院校也要注重在应用双螺旋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制度与政策保障,以便于提高教育教学优化效果,让教育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该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通过制定激励制度或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等,实现教学优化提升。高职院校在制定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可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定三创教育教学成果激励保障的制度和政策,使其发挥较为充分的作用,利用其引导和支持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专创融合的改革和实践,持续优化双螺旋模式,让双螺旋模式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针对创业基地管理和学分兑换以及专业竞赛等进行完善,并明确专创融合教学体系,让制定好的管理制度引领教育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的相关内容可总结为,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新阶段探索专创深度融合的双螺旋模式,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除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还可从多角度出发,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引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多元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让学生逐渐发展为高素质的人才,让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力量和我国教育行业的综合教育力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职航空运输类专业“校企双螺旋”育人路径研究. 陈聪;张同.交通企业管理,2024(06)
[2] 基于双创视角的高职护理双螺旋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柴鑫健.黑龙江科学,2022(01)
[3] 高职扩招背景下的双螺旋教学策略探析. 翁幼珍;李动锋;柳杰.船舶职业教育,2022(06)
[4] 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生态模式研究. 魏宏钰.中国储运,2023(05)
[5] 广东省旅游职校“三顺三园”教育生态模式. 周晶.职业技术教育,2017(35)
[6] “四因共振”生态模式: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之教育传承. 高涵;李嘉丽;邢艺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
[7] 基于“互联网+”生态模式的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策略创新研究. 李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8] 区域职业教育“政产学研”合作瓶颈与模式升级研究. 刘卫红;王傲冰;孙祥云;赵良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9] 双螺旋耦合共生:从历史发展脉络破解产教深度融合之困. 李萍;王利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
[10] 高职院校有效声乐教学多元生态模式初探. 阳赛玉.艺术科技,2017(12)
作者简介:袁胜倩(1990.12—),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课题基金:2023年度校级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校级、SK2023CXCY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