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探究

陈洁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8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在高职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现状、策略及成效,通过实例分析,提出有效的传承发展路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人文素养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艺术、科技发明等多个领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和精神动力。在高职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高职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传承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大力倡导,高职院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许多院校开始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教育责任,更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纷纷采取措施,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二)传承方式多样化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多样化的传承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通过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有的院校成立了国学社、汉服社等传统文化社团,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些社团不仅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此外,高职院校还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在线课程、制作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传承内容不断丰富

在传承内容上,高职院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除了注重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艺术形式外,还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传统文化故事、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还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高职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在规划课程设置时,应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各科教学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教育体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传授现代数学知识,还可以穿插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卓越成就,如祖冲之与圆周率、刘徽的《九章算术注》等,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史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语文教学则更应侧重于经典诗词、文言文的教学,通过解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此外,历史、哲学、艺术等其他学科也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传承文化的主阵地。

(二)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和民族舞蹈表演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更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刺绣、陶艺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深度。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三)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阵地。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开设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制作教学视频、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传统文化知识,举办线上传统文化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网络平台的运用,不仅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更激发了年轻人的学习兴趣,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力量,其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进校讲座、授课,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文化考察等,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激发他们的教学创新灵感。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传统文化学习社群,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水平。通过加强师资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一批具备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构建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设置传统文化宣传栏、悬挂传统文化标语、举办传统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中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创作、书法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

三、高职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与挑战

(一)成效显著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上。

课堂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国学课程、经典诵读、诗词欣赏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实践活动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积极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传统节日庆典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内涵。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高职院校还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通过网络课程、在线互动、虚拟展览等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一些学生在传统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还有一些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创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高职院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成果,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挑战

尽管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参与度不高。这可能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传承传统文化时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此外,高职院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还需注意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避免传统文化被边缘化或遗忘。这些挑战需要高职院校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在高职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资培训以及构建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途径,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策略,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琳.高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方法探究[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 2022(3):0010-0012.

[2]郑群,姜静.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 2023(12):105-107.

[3]刘丹.文化输出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评《高职教育教学文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4):237-237.

[4]米文婷.高职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16(4):75-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