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与措施

陈辉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8期
612422198006293417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工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源、控制技术及其有效措施,分析了当前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治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性措施进行噪声控制,将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促进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源及其影响

(一)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源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建筑设备的运作和施工活动的进行。常见的噪声源包括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钻孔机等重型机械设备,它们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频率较高且持续时间长。此外,建筑物的拆除、墙体的打孔和电焊作业等施工活动同样是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在城市密集区域,建筑工程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更加显著。噪声不仅来源于施工设备和操作,还与施工时段和作业频率密切相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转和操作频率较高,特别是在高密度城市区域,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深。随着施工周期的延长,噪声污染往往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极大的干扰。

(二)噪声污染对工人及周围居民的影响

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也对施工工人的健康带来显著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工人易患噪声性耳聋、听力下降等听力损伤问题。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工人处于持续的高噪声环境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听力保护措施,极有可能导致听力丧失。此外,噪声污染还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失眠、精神压力等。在周围居民方面,持续的建筑噪声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长期的噪声暴露与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夜间施工和高频率的施工作业,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产生噪声困扰,并增加患病风险。因此,控制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对于提高工人的工作健康和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噪声污染的环境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的噪声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城市密集区域,噪声可能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干扰。动物对噪声的敏感性较高,特别是鸟类、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它们的栖息环境和繁殖行为容易受到建筑噪声的干扰。过度的噪声污染可能导致动物逃离栖息地或改变其活动范围,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此外,施工噪声对植物生长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施工噪声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噪声污染控制技术与措施

(一)选择低噪声设备与机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选择低噪声设备是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性措施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建筑机械已经采用了低噪声设计,在减少噪声产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采用隔音或减震装置的混凝土搅拌机、低噪音的挖掘机、工程车等设备能够有效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设备的合理选型和匹配也对降低噪声污染有着积极作用。在施工阶段,使用低噪音的设备可以显著降低施工现场的噪声源强度,尤其是在住宅区和商业区等噪声敏感区域,低噪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在设备采购和租赁时,应优先选择符合噪声标准的设备,并在施工中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以减少设备本身的噪声。

(二)施工时间和作业安排的优化

优化施工时间和作业安排是减少施工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筑施工噪声在白天和夜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白天施工噪声通常不会对居民造成太大困扰,而夜间施工则可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睡眠质量。为了避免夜间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应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的施工活动,尤其是在城市居民区附近。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集中在白天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避免深夜或清晨作业。此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的噪声强度,合理分配高噪声和低噪声任务。对于噪声较大的环节,如打桩、混凝土浇筑等,应选择在白天进行,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通过优化施工时间和作业安排,可以有效分散噪声源,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三)噪声隔离与屏蔽技术的应用

噪声隔离与屏蔽技术是减少建筑施工噪声影响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周围可以设置物理隔音屏障,通过有效的屏蔽措施减少噪声向周围扩散。例如,在建筑工地周围设置高墙、隔音板、吸音材料等,能够有效阻隔噪声的传播。隔音屏障的高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都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设计也可以通过采取噪声控制技术来降低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例如,通过改进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安装隔音装置以及使用减振垫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噪声传播。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吸音、隔音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不断提升,噪声屏障的设计和施工效果日益显著。通过噪声隔离与屏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源头上有效抑制噪声污染的扩散。

(四)加强现场管理与工人噪声防护

加强现场管理和工人噪声防护是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关键环节。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噪声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施工活动的噪声控制标准,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人应佩戴有效的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以保护自身听力不受损害。对于长时间在噪声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此外,施工现场应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噪声污染源及其影响范围,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和对工人的噪声防护,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并确保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控制是保障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重要任务。通过选择低噪声设备、优化施工时间和作业安排、应用噪声隔离技术以及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噪声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有望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扈文凯.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 2 (21): 23 - 26.

[2] 梁帅.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策略 [J]. 环球市场,2020 (04): 18 - 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