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王丽杰
  
天韵媒体号
2024年38期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本研究探讨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为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质量,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明确教育目标,设定具体培养方向;优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学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价值;实践体系

202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关键组成部分,要将劳动教育要贯穿整个教育体系[1]。幼儿园劳动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意识、技能和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任务[2][3]。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师专业素养薄弱等问题,这对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形成了制约[4]。因此,构建科学、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首先,幼儿园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5]。在劳动教育中,孩子们通过参与整理个人物品、清洁教室、打扫卫生等日常任务,逐步掌握生活中必备的自理能力。例如,通过整理和收拾自己的物品,孩子们学会如何照顾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6]。

其次,劳动教育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参与集体劳动活动时,如清扫教室、整理玩具等,孩子们逐渐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己的环境,也与他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劳动教育通过这种“集体责任”的培养,帮助幼儿认识到他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例如,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进行劳动时,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逐步培养了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6]。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独立、踏实。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在劳动教育中,幼儿不仅是任务的执行者,还是通过自己思考、设计和改进来解决问题的创新者[7]。劳动活动,如工艺劳动、手工制作、种植等,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工艺劳动时,幼儿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在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搭配颜色、如何设计作品,整个过程不仅是动手操作的训练,更是思维与创新的启发[8]。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并能够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培养自主性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种植活动是另一种激发幼儿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式。幼儿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主动进行环境调整和条件优化,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植物生长不佳时,会主动调整浇水量或光照条件,以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这种实验式学习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培养了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9]。

劳动教育中的这种实践探索和主动思考,使得幼儿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乐于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为他们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提供了良好的思维框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幼儿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保持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注重通过集体劳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在集体劳动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还深刻理解集体主义的实际意义。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幼儿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分担责任,并通过协作达成共同目标。以班级清扫和园区绿化等集体劳动活动为例,幼儿通过实际的劳动实践,不仅学会了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还体验到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在为集体目标做出贡献,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

在这些集体劳动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这种合作的体验帮助孩子们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分担责任,理解与他人协作的意义,从而在集体中建立起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劳动教育中的集体合作也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集体劳动活动中,幼儿需要协调工作进度、解决冲突、互相支持,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幼儿学会了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这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教育目标,设定具体培养方向

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围绕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11]。这一过程中,幼儿园应确立清晰的教育方向和目标,从而确保教育的效果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具体来说,幼儿园劳动教育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意识是劳动教育的基础。通过具体的劳动活动,如日常清洁、简单的家务劳动等,帮助幼儿逐步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习到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12]。例如,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教育幼儿珍惜食物,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其尊重劳动的情感。

2.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教育不仅是意识的培养,更是技能的提升。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幼儿通过参与手工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其基本劳动技能[13]。例如,幼儿通过打扫教室、整理玩具等活动,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其自理和合作能力,进而帮助幼儿掌握更多基本的生活技能。

3.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劳动教育不仅是个体的培养,也应着眼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集体劳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14]。如组织幼儿参与小区清扫、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等社会活动,能够增强幼儿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

(二)优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形式

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15]。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将以下几类劳动活动纳入其中:

1.生活自理劳动:这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基础部分,帮助幼儿培养自我照顾的能力和独立性。生活自理劳动活动包括整理个人物品、清洁环境、照顾小动物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在集体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2.服务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集体服务(如班级清洁、照顾小植物等),幼儿可以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参与班级的值日工作、整理班级环境,幼儿学会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3.创意工艺劳动:创意工艺劳动是提升幼儿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手工制作、自然物加工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可以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材料,动手制作,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社区与社会劳动: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精神。幼儿不仅在校园内进行劳动教育,还能通过与社区的接触,扩大其劳动教育的视野,增强其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学能力

教师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核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定期为教师提供劳动教育培训,提升其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定期的工作坊、专业发展课程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其在劳动教育中的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应具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灵活调整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能力,使劳动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劳动任务,如小班幼儿可从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入手,而大班幼儿可以参与更为复杂的集体劳动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全面评估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发展情况。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变化,还要关注其社会情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体系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评估幼儿的各方面表现,特别是其在集体劳动中的参与度、责任感和协作精神。通过对这些维度的综合考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成长与进步。

幼儿园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家长反馈、同伴评价等方式形成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全面的教育反馈]。例如,教师可以记录幼儿在劳动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在任务中的积极性与合作态度;家长可以通过家庭劳动的参与情况反馈幼儿的劳动态度和能力,而同伴评价则能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形成全面的评价机制。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还能为教育策略的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五)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合作是劳动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提供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等方式,确保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和实践。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增进家园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增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帮助幼儿在家庭中延续劳动教育的理念。此外,幼儿园也可以通过提供家庭劳动教育指南,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从而实现家园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素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及促进家园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质量。劳动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提升劳动技能,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未来“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刘琳.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设计与组织[J]. 安顺学院学报, 2022, 3: 64-68.

[2] 廖仙.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 3: 115-118.

[3] 高翔.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 2020, (5): 23-27.

[4] 田芳.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困境及改善路径[J].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023, (2): 56-60.

[5] 徐东. 具身认知理论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J]. 课程教学, 2021, 12: 101-105.

[6] 马雪琴.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化: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 12: 30-37.

[7] 宗颖. 幼儿园工艺劳动课程的实践建构研究[J]. 学前教育, 2023, 3: 50-55.

[8] 王喜海. 幼儿园劳动教育隐性课程的样态、价值及改进策略[J]. 保定学院学报, 2023, 3: 80-85.

[9] 姚建旺, 么丹彦, 闫金萍. 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唐山市幼儿园“立体阅读”课程为例[J]. 学前教育园地, 2024, (1): 57-61.

[10] 李翠泉.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探究[J]. 徐州工程学院教科院, 2023, 9: 45-50.

[11] 刘琳.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设计与组织[J]. 安顺学院学报, 2022, 3: 64-68.

[12] 廖仙.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 3: 115-118.

[13] 高翔.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 2020, (5): 23-27.

[14] 田芳.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困境及改善路径[J].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023, (2): 56-60.

[15] 徐东. 具身认知理论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J]. 课程教学, 2021, 12: 101-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题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实践体系构建研究——以包头市为例”(JSJY2023Y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丽杰(199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劳动教育,儿童戏剧教育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