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AI赋能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路径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AI技术逐渐走进教育领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AI赋能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如何利用AI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个性化指导,以提升习作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AI技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路径
引言
语文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如讲解范文、分析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且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AI技术的出现,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交互功能等,有望打破传统习作教学的瓶颈,为教学注入新活力。
一、AI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兴趣
AI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如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将写作主题相关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当写作主题为“美丽的大自然”时,学生戴上VR设备,仿佛置身于森林、山川、河流之中,能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描述所见所感的欲望,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吸引学生投入到写作任务中。
(二)精准学情分析
利用AI智能批改系统,能够快速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多维度分析。它不仅可以识别字词、语法错误,还能从语句通顺度、内容逻辑、情感表达等方面给出评价,精准定位学生的写作薄弱点。
(三)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每个学生的写作基础、学习风格不同。AI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过往的写作数据,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适合其水平的范文、专项写作练习。对于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推送基础写作知识讲解视频;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创意写作拓展资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AI赋能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利用智能工具辅助写作构思
在写作构思阶段,AI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大显身手。教师引导学生将写作主题输入软件,如写“我的一次难忘经历”,软件能自动生成包含起因、经过、结果等分支的思维导图框架,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填充、拓展,梳理出清晰的写作思路,避免写作时出现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的问题[1]。
(二)借助AI创设互动写作环境
通过在线写作社区、多人协作写作平台等AI应用,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能够与同龄人甚至不同地区的学生共同创作。例如,组织跨校的“童话创编大赛”,学生们分组在平台上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设计角色,有的构思情节,实时交流想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也能进入平台,适时给予指导,这种互动式写作环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依托AI实现多元评价反馈
除了智能批改系统提供的初步评价,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AI开展自评与互评。在自评环节,学生对照AI生成的评价标准细则,反思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如是否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段落过渡是否自然等,培养自我审视的习惯。互评时,学生在AI平台上交换习作,利用批注功能写下阅读感受、修改建议,而AI可以实时监测互评过程,提醒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让互评真正发挥促进彼此成长的作用,最后教师结合AI数据与学生互评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反馈。
三、AI赋能习作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依赖问题
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导致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作能力的退化。如果学生长期依靠AI进行构思、批改,一旦脱离这些辅助,可能会在写作时无所适从,缺乏独立解决写作难题的信心与能力。
(二)数据隐私与安全隐患
AI习作教学平台涉及大量学生的写作作品、学习数据,这些数据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知识掌握情况等隐私内容。若平台的安保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对学生的权益造成损害。而
(三)教师AI素养参差不齐
要充分发挥AI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AI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融合能力。然而,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对AI技术了解甚少,在使用智能教学工具时存在困难,无法将AI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甚至有些教师因畏难情绪而抵触使用,导致AI技术难以在课堂落地生根,无法惠及学生。
四、应对策略
(一)合理把控AI使用尺度
教师要明确AI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非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如每周安排固定的“无AI写作时段”,锻炼学生自主构思、创作的能力;当学生使用AI批改后,要求他们不仅关注修改结果,更要思考错误根源,逐步减少对AI的依赖,培养独立写作素养[2]。
(二)强化平台安全监管
教育部门、学校应联合技术部门,建立严格的AI习作教学平台准入机制,对平台的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要求平台采用加密技术保护学生数据,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签订数据保密协议,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性。一旦发现数据泄露风险,立即责令平台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为AI教学营造健康的环境。
(三)提升教师AI应用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多层次的AI技术培训,包括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操工作坊等,让教师了解常见AI教学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如智能批改软件、写作辅助APP等。同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分享AI与习作教学融合的经验案例,互相学习借鉴,以研促教,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AI素养,推动AI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五、结论
AI技术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流程到提供个性化支持,诸多创新路径展现出其独特价值。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技术依赖、数据安全、教师素养不足等挑战,但通过合理管控、加强安全保障、提升教师能力等应对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AI的优势,助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插上科技的翅膀,开启习作教学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胡淑贤. 构建“教学支架”,赋能“课程育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 新课程, 2024, (31): 148-150.
[2]吴锦梅. 借助信息技术 赋能课堂教学——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为例[A] 2022年度“粤派名师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优秀论文集(三)[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20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