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部编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提出并实践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解决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展示和拓展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估,并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持续提升教学策略与能力。本研究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教育改革
引言:
2021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开始新课标新教材实施,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明确,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向“核心素养”转变,强调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内容为高中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发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高中生实用语文技能的掌握和文化修养的提升。[1]在这一背景下,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思维素养的发展提升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聚焦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课文的阅读和学习。[1]“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任务群教学模式特点提出的创新性教学框架。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任务群的设计,将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贯穿始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一核”强调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三面”则从新课标新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全方位实施;“六步”具体指任务群教学中的六个环节:导学案引导、课堂疑问解答、重难点任务探究、学习成果展示、多元评价实施和课堂总结反思。该模式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系统、全面、深入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 “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程式
(一)“导” — 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编制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并激发学习兴趣。导学案的设计具有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有效的预习框架。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和思考,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了自主思考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参与讨论。
(二)“疑” — 课堂疑问解答
课堂上,教师聚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针对性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教师的答疑不仅关注具体问题,还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相关知识,以确保他们掌握课堂核心内容。此环节强调教师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增强知识掌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研” — 合作探究重难点任务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针对任务中的难点进行深入探究,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该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掌握重难点内容,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在互动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展” —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汇报、演讲或讨论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环节不仅提高学生自信心,还促进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此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理解,并给予积极反馈。这样的展示机会使学生得以在真实场景中运用知识,锻炼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公共演讲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评” — 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估方式,如展示、作业测试和同伴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环节不仅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通过综合评价,教师能更好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推动教学方法优化,确保每位学生获得个性化指导与支持。
(六)“结” — 课后总结与反思
每节课结束时,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对任务群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回顾课堂中取得的成就与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评估,提升反思能力。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对教学过程的得失进行自我反思,持续优化教学策略,以便在未来课堂中更有效地实施“一核三面六步”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
这些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确保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实践研究:基于“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分析(不够具体,再细化点就更好)
本文以《我与地坛》为案例,探讨了在“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下,如何通过任务群设计和课堂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通过导学案和任务群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通过问题导向进行课前预习,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起伏和主题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诸如“‘地坛’对作者而言意味着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作者的内心变化。教师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情感层次和象征意义的分析,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生不仅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还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通过汇报与展示分享对《我与地坛》的个人理解,进一步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教师还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课堂展示、作业测试和同伴评价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改进,进而为后续的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尽管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任务设计不够合理和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教师反思后认为,未来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任务,并强化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总体而言,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结论与展望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核三面六步”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任务群设计,积极促进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落实,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未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期望更多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教学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常兰.基于核心素养视阈的语文思维素养提升策略[J].学语文,2024,(06):37-39.
[2]李宏.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策略探究[J].高考,2024,(30):56-58.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C418)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