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育人模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翠云 韩平
  
天韵媒体号
2024年41期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强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要求,以提升教育质量。如何有效运用“岗课赛证”融通理论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以下简称“计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此,通过此次调查分析中职计网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的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为该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计网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现状分析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回收计网专业教师的128份,学生的1436份。问卷针对师生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岗课、课赛、课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融通的现状,学生对于“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接受度以及实际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存在不足

1.“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不明确,以“局部融合”代替“全面融合”

从调研的学生中看,对“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非常了解占16.48%,一般了解占34.47%,选择不太了解的人数占41.36%,完全不了解占7.69%;从调研的教师中看对“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非常了解为33.33%,一般为53.33%,不太了解为13.33%,完全不了解占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和机制的明确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岗课赛证”融通机制的明确化,以“局部融合”代替“全面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

2.育人效果难以评估,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被调研的教师认为当前育人效果评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76.34%,评估标准不明确约占66.66%,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约占86.35%,缺乏有效反馈机制的约占53.33%。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竞赛名次或证书获取情况等结果导向的评价,对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关注不足,忽视了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3.教育教学适应性不强,教学实践内容与企业生产运作模式有一定脱节

从教师对当前教育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运作模式契合度来看,选择高度契合约占13.34%,选择一般约占33.33%,选择契合度较低约占53.33%。从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内容是否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融合来看,选择非常紧密为9.89%,一般为20.51%,不太紧密为20.88%,完全脱离实际为48.72%。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与未来职场紧密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4.各参与主体缺乏深度协同,未能实现真正的多元化参与和互动

从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课程中完全有效融合了企业岗位要求、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约占13.28%,选择很少融合约占53.91%,选择没有融合的约占32.81%。尽管学校重视学生参与竞赛和考证,但在教学设计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相关内容的系统性融入,进而影响了教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未能实现真正的多元化参与和互动。

三、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陈旧。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未能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及行业标准。问卷调查了课程内容与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相符情况,教师中认为相符的约占41.41%,基本相符占49.22%,不相符占9.38%;学生中认为相符的约占34.26%,基本相符占34.68%,不相符占31.06%。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和学生都指出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较分离,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缺乏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机会,教师反映课程中融合实践内容的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3.技能竞赛参与度不高。受到学校参赛项目、实训条件、专业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参与有难度,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难度更大。许多职业学校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课程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技能大赛时感到无从下手,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4.师资力量不足。在当前计算机网络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迅猛,这对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教师是从校园到校园,普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难以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中职学校聘请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指导学生有一定难度。

四、措施建议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于“岗课赛证”融合制订人培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中职计网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以“岗课赛证”融合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熟练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技能要求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将职业资格证书和1+X考证考试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提高考证通过率。

2.重构课程体系,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实现“课岗对接”

中职计网专业在重构课程体系时,应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紧密对接。通过企业调研,明确相关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引入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如网络布线、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三教”改革,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中职计网专业应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以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师方面,通过创建名师工作室,对于专业课老师采取带着走、拉着走、推着走的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共同推动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材方面,鼓励专业课教师自编教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4.深化校企合作,整合课程资源,推进“赛证促学”

中职计网专业应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推进“赛证促学”。通过引企入校,创建企业订单班,共同制定人培方案、整合课程资源、企业讲师进课堂,企业专员进班级。带动学生步入企业的实训基地和工作场所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鼓励企业参与学生的竞赛活动和职业资格考证过程。

5.采取多维度评价,强调过程重要性,从而实现“以评促改”

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综合育人模式中,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过程。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丽丽.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创新研究[J].大学,2024(13):157-160.

[2]吴泽亮.“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研究[J].天津航海,2024(03):54-55+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