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土建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如何有效实施土建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功能平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专业实践,满足多样化需求。土建类大学生重视实践和理性,教育内容应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土建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创新;评估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理念的深化,许多高校开展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对融合学生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专业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低和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该模式中创新和优化思政教育,提升其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土建专业为例,探索“一站式”社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土建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一、土建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专业性不足。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于理工科背景,他们对理论性、哲学性较强的思政内容容易产生疏离感[1]。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难以引起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较差,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通常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机会和空间有限。尤其对于土建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点往往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对思政教育的主动参与度普遍较低。
(三)教育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机制是判断教育成果的重要依据,但在当前的土建筑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相关评估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有效反馈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现有的评估机制较为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深度。学生是否真正内化了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否在行为和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往往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土建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路径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与作用
“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是指在大学校园内通过集成化管理,将学生的教育、生活、服务等功能整合于一个集中平台中,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跨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打破传统的功能隔离,将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多维度、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一站式”学生社区能够有效整合高校内的各项资源,将学生的教育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等统一纳入管理与服务体系。对于土建类大学生而言,他们通常在课业上压力较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较低。通过这一模式,可以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专业实践中,从而增强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二)土建类大学生特点分析
土建类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群体,具有一系列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1.土建类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导向,学业上以技术和技能为核心,强调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学生通常对抽象的理论、哲学性较强的思政内容不易产生兴趣,思维方式偏重理性和务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的理论授课形式可能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土建类专业的学生群体中男性占较大比例,而男性学生相较于女性学生通常表现出较强的理性、独立性和务实性[2]。他们的思维方式偏向逻辑和解决实际问题,较少关注情感、艺术和人文思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群体中的推进,需要更多地注重实际性、理性化的内容设计,避免空洞的理论和情感化的教育形式。
3.土建类学生对社会责任有较高的认同感。尤其在参与建设和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方面,他们常常表现出较强的使命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这一特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社区深度融合的路径
1. 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3]。针对土建类大学生的特点,应注重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具体做法可以包括:
专业化教育内容的设计:通过将土建行业中的社会责任、职业伦理、国家建设等话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和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优秀土木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促进其对行业伦理、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
项目式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践行思政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建设项目,提供一个实际的场景,让他们在建设过程中体会到社会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采用更为互动和灵活的教育形式,如讨论式课堂、辩论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兴趣。
2. 加强学生自主参与与反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而应鼓励学生在其中主动参与,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为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
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社团、讲座、座谈会等。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和组织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多元化的参与方式:通过线上平台、学术论坛、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渠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并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增强其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学生反馈机制的建设: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和反馈收集,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活动安排提出建议,确保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3. 建立系统化的评估与改进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有效手段。要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应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评估体系:
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不仅要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变化。评估内容应涵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品德等方面。
灵活多样的评估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专题讨论、同行评审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和需求,确保评估结果真实有效。
基于数据的改进机制:将评估结果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结合起来,依据数据反馈及时进行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的优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结论
“一站式”学生社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空间。通过资源整合和跨部门合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功能的有机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土建类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理性务实的思维方式,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紧密结合其专业特色,注重实践性和专业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多维度、系统化的评估体系,及时优化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周慧,徐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空间样态、问题检视及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5,(01):101-105.
[2]徐冰洁,曹雯,陈若琪,等.“三全育人”视野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才智,2024,(36):164-167.
[3]黎素,姚艳.园艺疗法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可行性探析[J].现代园艺,2024,47(24):120-122.
(济南大学2024年“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建设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Z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