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探索适合新课改要求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重要性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与不断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较为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新颖且适宜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等,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化学知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当今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需求迫切,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改进,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投身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
2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现状
2.1教学观念层面
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知晓理念转变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传统观念仍有较大影响。部分教师依旧将知识传授作为首要任务,过于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与解题能力,忽视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及综合素养的培育。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依然普遍,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例如在一些化学概念讲解课上,教师直接给出定义并举例说明,未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
2.2教学方法运用层面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虽有所改进,但整体仍较为单一。讲授法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机会。尽管一些教师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分组不合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低,讨论效率不高。探究式教学则常因时间把控不当,难以深入展开,学生无法真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2.3课程资源整合层面
新课改要求教师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但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材仍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对教材以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一些教师局限于课本知识,很少引入化学领域的前沿成果、生活中的化学实例等拓展性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难以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实验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实验设备陈旧、短缺,实验材料供应不足,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即便有实验课程,也多是按照教材规定的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和探索性实验设计。
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优化
3.1深化教学理念更新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深度革新教学理念。要彻底扭转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观念,将重心切实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深刻领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无论是学习风格还是兴趣爱好。例如,在日常教学规划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教学活动。在讲解复杂的化学概念时,不再是简单地直接告知学生定义,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适应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需大力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方面,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法,教师设定一个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化学项目主题,像“城市空气质量的化学分析与改善策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实验分析和方案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化学知识,还能锻炼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微观化学世界的奇妙,如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
3.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进一步强化。学校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及时更新和补充实验设备与材料,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课程,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比如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再给出固定的实验步骤,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速率和防护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能。
3.4优化课程资源整合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优化课程资源整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要跳出教材的局限,积极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一方面,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合物”时,联系食品添加剂、塑料的使用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关注化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如新能源材料、纳米技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4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姜楠.高考,2024(33)
[2] 微课程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例. 周皓.高考,2024(33)
[3]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探究. 简兴禹.高考,2024(33)
[4] 基于课程标准优化高中化学教学——以“沿着历史长河探乙醇”教学设计为例. 石惠艳.青海教育,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