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温泉
  
天韵媒体号
2025年6期
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振兴花园学校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跨学科教学成为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策略,分析了跨学科教学的意义,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施建议,旨在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美术教育在新课标下的改革与进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美术技能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初中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提高美术创作能力,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侧重于绘画技巧等方面的培养。而跨学科教学能够将美术与语文、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时,结合语文中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历史背景,知晓不同时期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视角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式。在分析美术作品时,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考量,这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锻炼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有助于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学科的教学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跨学科教学能够以新颖的方式呈现美术知识。比如在美术课上引入科学领域的光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形成原理,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再如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进行绘画创作,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融中感受美术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去思考和创作,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美术作品。例如,将美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利用数字绘画软件进行创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在一次以 “宇宙探索” 为主题的创作中,学生们结合科学知识中对宇宙的认知,运用数字绘画软件独特的特效功能,创作出了色彩斑斓、充满奇幻想象的宇宙场景画作,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思维。

二、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一)与语文学科融合,提升文化内涵理解

在美术教学中,巧妙引入语文中的文学作品、诗词等,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中国山水画单元时,教师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夜山居的宁静与清新。随后,展示多幅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崇山峻岭、江水悠悠、村舍错落的景象。学生们在对比中惊喜地发现,画中那种悠远、静谧的意境与王维诗中的韵味不谋而合,从而深刻领悟到中国山水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

(二)与历史学科融合,了解美术发展脉络

历史是美术发展的重要背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美术的影响。例如,在学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为学生详细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束缚。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逐渐传播开来。

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经典作品。在欣赏《蒙娜丽莎》时,教师讲解道,这幅画突破了中世纪宗教绘画中那种呆板、僵硬的人物形象,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展现出人性的光辉,这正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美术创作中的体现。学生们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深刻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从注重宗教题材向关注人性、展现人的精神风貌转变的艺术价值。

(三)与科学学科融合,探索美术中的科学原理

美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可以引入光学原理,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以及不同颜色混合的原理。在手工制作课程中,结合物理中的力学知识,让学生设计出更稳固、更具创意的作品。

例如,在一节色彩绘画课上,教师在讲解色彩的调配时,引入光学中的三原色原理。通过实验展示,当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时,可以产生各种绚丽的色彩。学生们亲眼目睹了这一神奇的现象,对色彩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后,在绘画创作中,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光学原理,更加准确地调配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创作出的作品色彩更加和谐、生动。又如,在手工制作课上,教师布置了搭建纸桥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物理中的力学知识,思考如何通过结构设计让纸桥承受更大的重量。学生们分组讨论,尝试不同的结构搭建方式,有的小组采用三角形结构来增强稳定性,有的小组则通过增加桥面的厚度来提高承重能力。最终,学生们成功搭建出了既稳固又美观的纸桥。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不仅提升了美术技能,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拓展创作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术创作手段也日益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绘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进行美术创作。例如,让学生使用 Photoshop 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和再创作,或者利用 3D 建模软件制作立体的美术作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能拓展他们的美术创作思路。

在一次美术课上,教师安排了 “未来城市” 的主题创作。教师先引导学生使用 3D 建模软件 Maya 来构建心中的未来城市。学生们从最基础的建筑模型搭建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各种造型独特的高楼大厦。有的学生利用软件中的材质和光影效果,让城市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有的学生还添加了动态元素,模拟城市中的车辆和行人,让整个场景充满生机。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 3D 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还将自己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愿景通过数字化手段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局限,发现了美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极大地拓展了美术创作思路,同时也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了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三、结论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积极应对跨学科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发展,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5,(02):146-148.

[2]韩晨晴.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的跨学科教学[J].艺术教育,2024,(11):204-2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