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吸引力。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基于AI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沉浸式学习以及智能评估等创新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成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优秀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沉浸式学习
引言
人工智能领域的在线学习、教育机器人、智能辅导系统、语言图像识别技术等技术,能够使传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科学技术结合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寻找师生个性化教学与学习的途径。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通过技术赋能,探索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学思政课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AI技术在教育领域大放异彩,尤其在智能教学系统、大数据分析及虚拟仿真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中学思政课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致力于搭建智能化的教学平台。通过智能教学系统,课程内容得以个性化呈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大数据分析则成为洞察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力工具,为教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1]目前,已有不少中学先行先试,将AI技术融入思政课堂。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和能力水平,精准推送学习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也让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尽管这些初步尝试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中学思政课在智能化教学的道路上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一)个性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1.学生画像:精准描绘,因材施教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中学思政课正逐步迈向个性化教学的新时代。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学生画像的构建。通过AI技术,系统能够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作业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长及测试成绩等,这些数据如同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点及薄弱环节。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为例,AI系统能够捕捉到学生对法律条款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案例分析中的逻辑推理能力。接着,系统会为每位学生绘制了一幅独特的“学习肖像”,这不仅揭示了他们在法律知识掌握上的强项与短板,更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依据。在了解到某些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存在困惑时,教师便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如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实现因材施教。
2.精准推送:定制化内容,激发潜能
基于学生画像的精准描绘,智能教学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定制化推送。它如同一位贴心的学习助手,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心挑选并推送最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在《公平正义的守护》这一章节的学习中,AI系统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对公平正义概念的不同理解深度。对于理解较为浅显的学生,系统会推送一些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如“小明的维权之路”,通过具体情境展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系统则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探讨材料,如“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制保障”,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公平正义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实现方式。这种精准推送不仅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茁壮成长。[2]
(二)沉浸式学习体验
1.虚拟仿真情境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为中学思政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学习体验。这些技术如同魔法师的魔杖,轻轻一挥,便将学生带入了一个个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的虚拟世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思政课的深刻内涵。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难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创新的力量。而借助VR技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未来城市的虚拟情境,让学生“走进”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城市,亲眼见证创新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看到自动驾驶的汽车穿梭在街道上,智能家居如何便捷地服务人们的生活,甚至亲身体验一次远程医疗的咨询过程。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更让学生在震撼中深刻理解了创新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互动式教学平台
互动式教学平台如同一个开放的思维广场,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辩论,他们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思考,都在无形中锻炼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走向未来》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平台,组织一场关于“未来社会是否需要完全自动化”的模拟辩论。学生们自主选择立场,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辩词、在线讨论等方式,为即将到来的辩论赛做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灵活应对对方的质疑,这种高强度的思维碰撞,不仅让他们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3]而AI系统则在一旁默默记录着每位学生的表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智能评估与反馈机制
1.实时数据分析
AI技术如同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它能够迅速捕捉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微妙变化,为教师提供及时且精准的反馈。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敬畏生命》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如何珍惜生命时,AI系统正默默记录着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在线测试的成绩。当系统发现某位学生在理解“生命价值”这一概念上存在困难时,它会立即向教师发出警示,提示教师该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辅导或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据此可以迅速调整教学节奏,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环节,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深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种实时数据分析的能力,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高效,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4]
2.个性化学习建议
AI技术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反馈,更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这些建议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表现,旨在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从而激发学习潜能,提升学习效果。在《法不可违》这一章节的学习中,AI系统会根据学生对法律条款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在线测试的准确率,综合评估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理解较为透彻的学生,系统会推荐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或在线课程,鼓励他们深入学习,拓宽视野;而对于存在困惑的学生,系统则会提供更加基础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目,帮助他们巩固基础,逐步建立自信。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如同一位贴心的学习伙伴,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为他们指引成长的方向,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且高效。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个性化教学、沉浸式学习以及智能评估等创新模式的应用,中学思政课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本文系镇江市中小学教研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农村初中德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行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jky-L123
参考文献
[1]王燕.人工智能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思维训练的“五维”策略与实践[J].知识文库,2024(15):48-51.
[2]律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深度学习策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4.
[3]戴建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数智学习资源开发[J].文理导航,2024(22):73-75.
[4]潘成成.人工智能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和措施[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9):148-149.